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明必須搞錢!(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人做事講究,大軍出征走德勝門,其位置在北,上應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從北邊的德勝門出去,又寓意“旗開得勝”之意。然後軍兵凱旋,走德勝門東邊一些的安定門,寓意寓意天下安定。
今天秦朗大軍開入京城,就是打安定門而入。
縱然從位置上說,那是朝陽門、東直門更為方便的。
足足在城外等待了一個月的時間,看著數以十萬的韃清卷屬一隊隊的滾滾向著西面去,要說秦軍手不癢那是瞎話。
這些個韃子都不知道弄走了多少金銀珠寶呢。
就這麼的把人放了,實在是便宜了他們。
不過韃子交出了五千匹戰馬,其中三千匹是賠償,另外兩千匹換得了十萬石糧食。
這筆糧食會從真定過井陘送去河東。
河東的糧食會比北直隸更富裕一些,但勐地多出了大幾十萬人來,還都是要韃清官府供給的,這可是一個天大的負擔。
而那麼多人撤離的時候,固然都儘可能的攜帶糧食,可又能真的帶走多少呢?
秦朗覺得現如今京城內遺留下的糧食,可能都比那十萬石更多。
只要韃子不耍花招。
但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安定門內外都人山人海的,之前被韃子趕出京城的百姓們紛紛迴歸家園,此時此刻無數人擁擠這裡,看著高舉著大旗開進京城的秦軍人馬,盡數狂熱的吶喊。
秦朗是破壞他們安定生活的根源,可也是秦朗給了他們生活下去的機會。
二三十萬從京城裡被趕出來的人,要不是秦朗全盤接管了下來,他們中要有多少人被餓死?
只此大恩就足以叫所有人都忘記秦朗此前帶來的破壞了。
如今二十幾萬人一股腦的返回了京城,然後又都個個張著一張嘴等著秦朗投餵,那可見對秦朗入主京城是有多麼熱烈的擁護了。
話說養著二十多萬人那可真不是一筆小開銷。
就算是夾著粗糧,一成年人每日半斤細糧一斤粗糧,秦朗前前後後也已經搭進去十幾萬石粗細糧了。而且就京城現如今的樣子,怎麼看秦朗都是要把這些人短時間內給繼續養下去。
現在就搶救一些粗糧,但願在冬季來臨前能夠收穫些糧食。
秦朗旁邊站著一個風度翩翩的中年人,正是在淮安坐鎮多年的路振飛。
隨著京畿戰火的平息,金陵雖一次次的向秦朗催促著早日拿下燕京城,但君臣上下卻已經都清楚秦朗必是跟韃清達成了協議了。
不堪中原數萬多鐸大軍也不見動作了麼。
這一想象自然有被金陵君臣猜測過,可當設想成真時,一眾人還是大是失望。
秦朗的骨頭不是一直挺硬的嗎?
那就應該盯著韃清的命根子打下去,一舉把韃清的根基給剷斷了。而韃清也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叫多鐸組織大軍殺入齊魯,這般二方可謂是兩敗俱傷也,金陵正好漁翁得利。
現在這最好的結果沒有了。
其雙方必已商定了事宜,金陵即便催促的再厲害,也於事無補。
但這也給了路振飛啟程北上的時間。
秦朗現打的也還是大明的旗號麼,這大明的軍隊要收復京城了,朝廷怎麼會不派來重臣?事實上要不是錢謙益進來有病在身,崇禎都會把這鳥人扔過來的。
他現在的想法非常明確,那就是養精蓄銳,繼續養精蓄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