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一關更比一關難(第2/2頁)
章節報錯
“快。快隱蔽,進兵洞!”
對於清軍是如何對城牆展開攻勢的,秦朗這邊是早有分析。
一切不外乎火力覆蓋,火力壓制,盡最大可能來清理城頭。
然後再針對各城門進行爆破。
這是最快也最行之有效的攻城辦法。
坑道作業是一直能挖到通州護城河前頭的,殘存的羊馬牆甚至都能給清兵一定的掩護。
但接下來的護城河就會叫清兵傷腦筋了。
通州的護城河就是後世的玉帶河,朱棣定都京師之後,使人大力整頓京畿的漕糧運輸水道。引通惠河水,自通州西門外南流,經西門、南門,與東水關流出的通惠河匯合南流,流經南浦閘,經土橋至張家灣與涼水河匯合,流入北運河。
所以這通惠河寬度十分的有講究,整整齊齊的十米寬。
這可不是一步兩步就能跨過去的小水溝。
十米的寬度,水位也相當有保障——通惠河是北運河的組成部分之一,大明前些年固然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盛一年,但漕運還是要絕對保障的,不然秦朗他老丈人早就在京城坐不穩龍椅了。
所以這十米寬的護城河對韃子來說也是個大大的難關。
不過清軍現在剛剛掃清了通州城外的陣地,士氣正值高漲,看著城下的護城河也不覺得懼怕。
阿濟格大手一揮,大批的民夫民壯帶著滿臉的懼怕、驚恐和無助湧向了前。
他們一個個都抱著大捆的蒲葦。
用蒲葦、空箱等去填充護城河,然後再在上頭覆蓋蒲席、木板之類的東西,可比土包沙袋之流更加有效的填平護城河。
整體原理等同鋪草過沼澤。
雖然腳下觸感不踏實,也不能過重型攻城器械,但過人,過登城梯,是絕不成問題的。
對於清軍來說,這就足夠了。
城頭上的秦軍沒有絲毫留手,守軍多拖延清軍一日,大戰的勝利就多向秦朗偏移一分,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心慈手軟,發善心也不是這個時候發的。
不過清軍一個勁的向著城頭髮射火箭,還把大炮都往城南一個方向集結調動,現在通州南城牆上的守軍已經寥寥無幾,更多的人集中在了角樓和七座碟樓中。
通州城牆上本來是沒有碟樓的,是秦朗把這地兒佔據了之後才緊張修起了碟樓。
將城頭上佈置的一門門大炮保護了起來。
雖然這碟樓不可能跟混凝土相比較,但至少可以不懼火箭的威脅。
一座碟樓裡除了炮口、瞭望口之外,還有射擊孔。
只是那相對來說挺寬鬆的空間在塞進去了一門零五炮後就顯得有點狹小了,現在又填塞了多名神射手,簡直可稱的上擁擠。
然這已經是秦軍在城頭上的所有兵力了。
清軍的火箭雖然準頭可憐,但勝在數量超多。同時他們的臼炮藏在坑道里也一樣能對城頭構成威脅,秦朗把絕大部分的人撤下城頭可不是沒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