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哪來的時間啊。

秦軍不緊不慢的跟在後頭,隊形嚴密,防備森嚴,如同一個巨大的鐵刺蝟,叫你根本無下嘴的可乘之機。

但是不遠遠的躲開的話,卻又會被尖刺給扎到。而扎到可就會流血!

清軍初開始時的壓力並不大,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肩負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

缺吃的缺喝的,神仙也熬不住的。

韃子能撐個二十里三十里,他們還能撐個四十里五十里,但六十里七十里呢?

人又不是機器,怎麼可能撐得住?

而一旦人撐不住了,那等待著那些韃子的下場又會是什麼呢?

沒人投降的。

韃子們很清楚自己犯下的罪孽,落到秦朗手裡不可能得好的。所以哪怕是走不動掉隊的韃子,看到偌大的鐵刺蝟一步步走來,也依舊拔出了刀子。

是螳臂當車,也是蚍蜉撼大樹。

但真的沒人束手就擒,引頸待戮。

所以他們就也都求仁得仁了。

這種被毫不費力的送去見閻王的韃子,是越來越多。

頭三十里幾乎一個都沒有,但之後就陸陸續續的出現了,等到五十里後就更是如此了。

很多被逼到絕境的清兵都毫不嫌乾淨腌臢的去喝水溝子裡的髒水惡水,這事兒在一開始時還沒表現出什麼後果,可等過了一陣時間後,尤其是這個過程中他們還一直都在運動著奔走著,那很多很多人可就都受不了了。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但八旗韃子一天不吃也能堅持得住。

可餓肚子之餘如果再加上了壞肚子,那就真沒多少人能堅持了。

何況還有戰馬呢。

如果時間充裕的讓它們悠閒自在的吃麥苗,蒙古馬的續航能力還是很強的,至少吊打西方的戰馬沒問題。

誰叫它們最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耐力強勁呢,然後另一個特徵則就是好養活呢。

對比同時代西方的戰馬或天方的戰馬,清軍所用的蒙古戰馬即便個頭矮小了些,負重也差了不少,但只耐力強好養活,就也能讓它們屹立在‘戰馬’之中。

再說了,這個時代的西方戰馬可還遠沒有百多年後的同類那麼‘科學’和‘系統’。

歐洲戰馬也是一點點改進改良的,現在的它們比起自己的後代來可差遠了。

兩天的時間,李勐一直追到了清河境內,才戀戀不捨的帶著千多戰馬返回了宿遷境內。

而之所以只抓到了千多戰馬,那還是因為韃子不當人,見戰馬低頭吃麥苗不遠聽令前行,就都利索的抽出了刀子,要不然這個被收攏的戰馬數量至少還能翻一番。

不過即便只是千多匹戰馬都讓李勐高興壞了,這下他兒子手下的人馬又能多出兩個營了。

……

秦朗也非常振奮,他終於不用再擔心海州的事兒了。

狼狽逃入清河境內的韃子許是連五千人都不到,那還有個屁的威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