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騎兵去衝擊陣列嚴整的步兵方陣,這在軍事上本是大大的忌諱。然而很抱歉,明軍過往十幾二十年的表現實在太拉跨了。

尤其是最近幾年,三五十個清軍騎兵就能追著上千甚至幾千明軍打,那直接衝陣打垮眼前的這點人馬,在博洛眼中可不也順理成章。

雖然秦軍迄今為止表現的一直很不錯,而且以槍炮犀利聞名的他們,陣前排列著不少虎蹲炮、威遠炮,也似乎不負過往的盛名,可博洛真就不信了,他們能擋得住騎兵?

眼下的場面與當日津門時候可有不同。

那時候秦兵縮在寨子裡,躲在土牆後,炮火有運河上的炮船支援,火力兇猛,而現在的秦兵呢?他們不但已經從殼子裡出來了,而且背後的炮火還相當有限。

那五角星一樣的小堡,只有只有三個角對準了他,三個角上倒是都佈置了火炮,也才幾門啊?

阿爾津精神一震,打馬返回去,對著手下的八旗和蒙古附庸騎兵,大吼著:“都跟我走,咱們叫嚇唬嚇唬那些膽小的難蠻子!叫他們都開開眼。”

如是,一隊二三十騎的隊伍排成一列,催動戰馬,就朝秦朗軍兵陣衝了過來。

穩穩的停在了八十步左右的距離上,翻身下馬,取出步弓用輕箭漫射來。

這些人都是特意挑選出的好手,一道道箭矢就跟長了眼睛一樣向著秦朗軍落來。一般明軍在這個時候就會放槍開炮了,但足足八十步的距離啊。就明軍的火器質量,鳥銃不說彈子都已經飛到那裡去了,就是真打到了,也很難穿透清兵的綿甲。

隨陣的小炮,比如威遠炮,倒是可以打的到。但準頭也很有限,且射速緩慢。

當然,這個距離上清兵的輕箭也很難顯現出殺傷力。除非正中眼眶脖頸了。

但這絕對會嚴重挫傷明軍計程車氣。

後者與清軍的傷亡承受能力是全然不同的,很多時候都沒等小炮打出幾輪,明軍計程車氣先就已經崩潰了。

或者是清軍騎兵趁著明軍槍炮放完的空檔,翻身上馬,打馬直衝明軍步陣,往往也能一陣吶喊作勢就能叫上千明軍的陣列搞得潰不成軍。

但是很出乎阿爾津的預料,就連後陣的博洛也沒想到,秦軍在清兵的漫射中竟然紋絲不動。

他們動什麼動啊。

每個人都穿著厚厚的棉甲,帶著鐵盔和護頸,這種輕箭根本就沒有半點殺傷力。

所以就任憑對面的來射了。

虎蹲炮打不那麼遠,尋常火槍兵手中的火槍在這個距離上也殺傷力大減,但威遠炮和大斑鳩腳銃會告訴清兵不能玩火的。

“轟轟轟……”

三門威遠炮噴出了濃煙,響聲直把大斑鳩腳銃的聲音給壓了下去。

對面清兵零零散散的分佈著,卻依舊被立馬打翻了數人。

其中一匹戰馬脖頸處捱了一炮,整個馬頸都給打碎了,戰馬立刻倒斃,身子重重的壓在它身後的韃子身上。也不知道那韃子有沒有被壓壞了。

丁進舉著望遠鏡在稜堡上打量清兵,那血腥的一幕正被他看了個正著,臉上是不見半點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