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就食於敵(第1/2頁)
章節報錯
濟寧州衙。
多鐸坐在大堂正中,手邊的豪格面無表情,堂下左右列班的軍中諸將也都靜氣凝神。
兗州之戰進行到現在,清軍的表現並不盡人意。
清軍三次對魯橋鎮(正對著濟寧州的一個大鎮,微山湖北端),盡都無功而返。
不是說高傑、金聲桓軍已經進化到了秦朗軍的地步,也火器犀利起來了。而是他們手中多出了一種叫手榴彈的東西,單人憑力可投出二三十米。
清軍多次憑藉著盾車靠近了明軍陣線,卻再難輕鬆把明軍陣線給沖垮了。
明軍再是不堪,那也有敢戰之士。
高傑金聲桓把身披重甲的精銳家丁投在第一線,稍後就是持著手榴彈的投彈兵。
清軍便是把最精銳的白甲兵投入進來也不可能眨眼就把明軍精銳甲士給沖垮了,而只要戰線一形成僵持,明軍的手榴彈便鋪天蓋地的投了過來。
別說白甲兵,那就是神甲兵也遭不住。
幾次進攻是皆已失敗告終。
在魯橋鎮的東南方向的滕縣,那裡有淮安來的路振飛標營團練上萬人,還有劉之幹帶領的劉澤清殘部大幾千號人。
論戰鬥力,這支明軍跟高傑金聲桓一樣,通通不被清軍放在眼裡,但他們團團縮在滕縣,也有小兩萬人,清軍便是有不少重炮,想要拿下似乎也不容易。
在多鐸豪格的眼中,魯橋鎮明軍與滕縣明軍通通都是不堪一擊的,所以他們就近選擇了魯橋鎮的明軍。誰叫魯橋鎮距離濟寧州那麼近呢。
結果卻有種提到鐵板的感覺。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
是再掉過頭去打滕縣嗎?
多鐸心中並不認為那是個好的選擇。
之前之所以先打魯橋鎮,一大原因是它距離濟寧最近,另一個原因不就是鎮子的圍牆比縣城的城牆差遠了麼?
“打不下就圍起來麼,切斷他們的糧道。看這些尼堪們又能支援多久。”軍中的第三號人物,饒餘郡王阿巴泰的第三子,固山貝子博洛如此的說道。
明清交戰,一時半會兒的拿不下明軍城防的事兒多了去了,斷敵糧道外援,圍敵自敗,那就是清軍最常用的招式。
“哼,貝子爺話說的輕巧。可現在朝廷錢糧短缺,如何能來支撐大軍?”鰲拜冷笑著道。
博洛是多爾袞一黨的中堅,鰲拜可不會客氣。
“那就就食於敵。”
豪格開口了。在他的眼中,江淮大把的肥沃之地,只要轉上一圈,不什麼都有了?而至於軍紀這東西麼,韃子什麼時候有過?
何況這兗州之戰至關重要。若是失利,江淮之地明軍就攥的穩當了,那都不是自己的地盤了,還愛惜個屁?
再說了,范文程說什麼要安百姓,如此才可重演女真入主中原之舊事,那安的也是士紳地主,與屁民草民們何干?
“王兄所言極是。”閉嘴不言的豪格突然說話了,這叫博洛心裡猛地一跳,但他又不能說豪格的建議是錯的。
“數萬大軍人吃馬嚼耗費極重,然朝廷亦缺短錢糧,這就食於敵便是上上之策。”
博洛是多爾袞的絕對支持者,是很清楚京城的財政狀況的。多爾袞手裡錢財或許不少,糧食卻真心很有限。
韃清入關,追擊李自成,及收攏京城前明權貴家產地皮,那真是搞到了不少的浮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