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裡,從燕京來的北都勳貴和與魏國公府為首的金陵勳貴,那可沒少衝突,只不過雙方都把事情藏在了暗地裡,所以表面上還是一團和氣的。

崇禎心裡頭再恨再急,那也不能打破了這個默契。

但沒人覺得秦朗會善罷甘休的,他手下的一些人這些天來也始終都在追查,哪怕表現的跟無頭蒼蠅一樣呢,卻一直都在追查著呢。

這個事情還沒了解呢,清兵南下,朝堂皇帝都有默契的冷置了秦大駙馬爺,錦衣衛和東廠如果不緊緊的把眼睛釘死秦朗,他們才不合格呢。

崇禎帝也很關心自己的女婿,只是他越關心心裡頭就越不舒坦。

對比自家女婿過得日子,他這個皇帝當的是真沒滋味。

不過秦朗的表現也叫他安心了不少,只要秦朗安穩了,鬱洲山島就安穩了。有鬱洲山島上兩萬水陸軍在,哪怕齊魯都丟了,清軍想下江淮卻也是不容易的。

路振飛這陣子幾次三番的向朝廷推薦稜堡之術,雖然崇禎還沒有看到確切的實效,但從戰事演練上看,配足了火炮的稜堡真的很難摧毀。

只需要極少的人就能抗住幾倍數十倍敵軍的進攻,如果不是稜堡的建造耗費巨大,這真是一無上利器呢。

不過這東西即便耗資再大,崇禎也拿定主意明年要在揚州、鎮江、鳳陽、徐州等地佈置稜堡。

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一兩處小型稜堡試試看。

反正沒了北面的一大攤子爛事,到明年時候,朝廷的財政就能有一定好轉。

財政肉眼可見的好轉和京營水陸軍實力的不斷上漲,這就是崇禎帝現下依舊能坐穩龍椅寶座的最大憑靠。

大明的硬實力這半年來真的有增長了不少,而且還都牢牢掌握在了崇禎的手心中。

他手中有兵有糧,哪怕清軍真殺到了長江對岸又何妨?

八旗兵只能在陸地上犀利,長江上還是水師為王。

就算他們能從薄弱處打過長江來,就黃得功領著的京營在,清兵也不可能一舉而下金陵。等到水師出擊威脅到他們返回江北的後路時候,八旗兵再牛逼也不敢在江南多待吧?

崇禎想的真的是挺好的,或者說是金陵的文武重臣們想的都挺好的。

所以他們還能維持得住架勢,秦朗也不去瞎逼逼。

國難思良將,那必須是有過不去的大難了,他們才會恭恭敬敬的把秦朗請出來,送回江北去。

現在朝堂上下還不覺得清兵南下是過不去的難檻兒,他們坐得住,秦朗也必須坐得住。

這就看最後誰猜得準了。

一邊是大明能復興,另一邊是大明早晚完蛋。

並不覺得大明真能起死回生的秦朗,就du清軍能像爺爺打孫子一樣收拾江北的明軍,等到那個時候,大明必然就只能請出他來了。

或許秦朗還能趁機要一個督師的職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