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皇帝也待忍著(第1/2頁)
章節報錯
“中原巡按陳潛夫奏擬徐定國、高傑罪案。徐定國潰於年初,率散卒百餘人還鄉里,據睢州,佯觀其變,聚眾以為後圖。常與數騎劫掠於野,如同逆黨。乃歸德之大患也。高傑潰於河東,聞李闖之風而喪膽,狂奔千里,至江淮不得入徐州,遂徘徊二省交際,不南不北。亦縱軍劫掠四方,禍害黎民……”
金陵守備府後宅,崇禎正在勤奮的批閱著奏摺。抵達南都已經有段日子了,但他依舊很少去宮妃處安歇,他真沒有那個心情。
而近期裡呢,先是左良玉上報說自己收復武昌之後,隨即北上恢復了隨州,可湖廣督師袁繼鹹卻立馬請求入覲,巡撫何騰蛟亦上報言左良玉事,這攪的崇禎帝是睡覺都不怎安穩。
誰讓左良玉勢大呢,麾下數十營,如今號三十萬眾。
明廷實是賴其在湖廣抵擋住闖軍的白旺和袁宗第部。
而如今的那湖廣也好,贛西也好,左良玉已然不止是土皇帝那麼簡單了,他的手腳已經上升到私命官職的地步。
然後就是中原的事了,前中原總兵官徐定國與高傑相互攻殺,徐定國兵少勢弱,支撐不住敗投黃河以北去了。可高傑也不是省心的,拿下睢州後縱兵劫掠,事後整個睢州都被糟蹋的不成樣子,尤其是寧陵之民還趁機攻殺睢州百姓。
那一切都是徐定國做下的孽。
這傢伙是睢州人,當初李自成勢大,已經投降李順的前中原總兵陳永福出河東,陳永福之子陳德為明中原巡撫秦所式部將,得信後便縛巡按蘇京投奔李闖。
而陳潛夫那時候是開封推官,招募民兵千人,請於秦所式、卜從善、許定國等共剿陳德,結果短短時間裡李自成便入主了中原,巡撫秦所式解任而去,卜從善、許定國相繼潰散南走。
這之後在鳳陽為巡按的越其傑被姻親馬士英所薦舉,如是坐上了中原巡撫的位置,陳潛夫也進了一步成為巡按。而徐定國則領著殘兵敗將回到了老家睢州,然後劫掠四方,短短時間裡就東山再起來,這中間寧陵就深受其害。
越其傑和陳潛夫,還有新來的參政袁樞手裡都沒兵,根本就摁不住高傑和徐定國,而高傑和徐定國之間又有私仇。高傑本是李闖麾下大將麼,後來勾搭了李自成的小妾邢夫人這才投奔了大明,那徐定國與之有破家之仇。
現在高傑被崇禎帝命著往中原去,先不管他到底會不會跟李闖軍真刀真槍的幹仗,可拿下歸德府卻是必須的,徐定國則又哪裡肯呢。
他在睢州經營極深,才不願意將老巢讓出去呢。
加之兩邊又有深仇大恨,那是立馬就來了一場火併。
然後徐定國敗了,逃過了黃河去,很有可能去投李闖或是韃子。高傑贏了,睢州也遭了大難,寧陵的百姓還趁火打劫,一連串的事兒攪得越其傑、陳潛夫等人都焦頭爛額的。
偏偏越其傑和陳潛夫又有不和,因為越其傑背後的馬士英和陳潛夫背後的東林黨不和,陳潛夫是江浙仁和人。
越其傑偏向高傑,因為他背後的馬士英本就有心結好高傑,而陳潛夫則與徐定國本有些交情,參政袁樞是前尚書袁可立之子,袁可立是徐定國的恩主兼同鄉,他也有些偏向于徐定國。
這中原局勢本就一塌糊塗,幾個派去的大臣又攪合的不輕,可把崇禎帝給噁心壞了。
偏偏這種事兒的影響極壞。
兩個總兵一級的人物來火併,哪怕徐定國的實力比之高傑根本就不在一個檔次,但再不在一個檔次他也是中原總兵官吶。
如果朝廷不嚴加處置,這可就開了歷史先河,很有可能會一發而不可收拾,以至於叫朝廷威望大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