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懋爵是沈廷揚的堂弟,當初沈廷揚變賣家產籌集船隊糧食起運津門,沈懋爵就在側。

這人雖然沒有名爵,亦聲名不顯,卻是沈廷揚作為得利的助手。

義子沈應明統帶的四五百陸勇,合著堂弟沈懋爵帶領的千多水手船丁,水陸兩千人,這就是沈廷揚全部的本錢。而且現在這兩千海陸中還有絕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此行目的,他們還以為就行到鬱洲山島呢。

秦朗與沈廷揚對北方的局勢都知道無多,當然沈廷揚的訊息更加暢通。人家在京城、津門都有官做過,訊息的暢通和真實性遠非秦朗可比。

現在他們就在等著京城來的訊息,之前的報說是李自成已經開始進攻了。

秦朗是知道崇禎帝三月十九日自盡於煤山的,可問題是他不能說啊。而就眼下的情況下,李自成才對河東發起進攻,這根本不可能說服沈廷揚答應啟程北上。

後者能在二月初十帶人上島,然後叫兄弟領著船抵到鬱洲山島的東港區,這已經是沈廷揚把自己對明朝官僚的不信任放大到極致的效果了。

可沒有進一步的訊息,他是絕不會向北方邁進一步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啊。”

秦朗急的直搓手,卻也只能等待,他的底線是十五,過了十五,沈廷揚不走,他也要走。

因為從海州到津門,順風十日即可抵達,現在逆風,二十天可不見得夠。

而且沒沈廷揚人在,想要過登州也是個麻煩。

大明的登州水師早就完蛋大吉了,可現在的廟島一線駐有打遼東退回的江東鎮殘部,總兵官是前東江總兵黃龍之甥黃蜚。

黃蜚年少時跟隨舅舅黃龍在遼東抗擊清軍,時黃龍為東江鎮參將。崇禎元年,東江鎮在總兵毛文龍被袁崇煥矯詔殺害後,又經歷劉興治叛亂,實力大挫之餘敢戰能戰之將也七零八落,如此在崇禎三年從大軍收復灤州,敘功第一,遷副總兵的黃龍就被認命為東江鎮新任總兵官。

崇禎六年,在齊魯叛亂的遼兵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黃龍估計孔有德等人必遁,而遁必經旅順,於是率軍阻擊。孔有德幾被生擒。斬叛將李九成子李應元,生擒毛承祿、蘇有功、陳光福及其黨高志祥等十六人,獲首級一千有奇,奪還婦女無算,獻俘於朝。

但不久之後,孔有德等便引後金軍大局進犯。黃龍防守甚嚴,可寡不敵眾,待火藥矢石俱盡,旅順城破,黃龍力戰不能脫,遂自刎而死。

黃龍無子,黃蜚得以承襲,遂跟母姓。黃蜚亦在短短時間裡就從守備升到都督同知、援剿東北水師總兵、提督關遼通津淮海江鎮水師便宜行事。

可惜這時候的東江鎮早已不負當年的兵強馬壯,現在黃蜚手下只有四五千人,老弱眷屬皆存,內中真正可堪一戰的更是隻寥寥千人。

但黃蜚有地利啊,依靠著廟島一線,又熟知海情風向,一旦為禍,鬼知道能給秦朗製造多大的麻煩啊。

這海上的戰事很不靠譜的。

再兵強馬壯,一股突如其來的大風就能改變一切。

在眼下這個節骨眼上,秦朗是萬不願多生事態的。

若是可以,他當然希望依仗沈廷揚就安安穩穩的抵到津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