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一日(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怕能很堅定的判斷大沽口事必非闖軍所為的原毓宗,對於出兵也持保留意見。
大沽口堵上不是更好嗎?
省的皇帝乘船打海路跑了。
跟李自成那邊早有聯絡的原毓宗,要不是多年為官經歷的多,演技過硬,人都差點笑起來。
甭管是誰在大沽口生事的,那都是大順的好朋友啊。
自從知道了馮元颺的打算之後,他正發愁呢。這要是真讓崇禎跑了,他該怎麼向闖王交代呢?
當年赴官路上原毓宗遇到農民軍,彼此達成協議,留下老孃為人質,自己做那邊的內應。可惜河東任上沒幹幾年就被調來了津門這,他這顆棋子算是廢了。
現在李自成聲勢炙熱,原毓宗正準備著邀功請賞呢,如此看在之前往來的份上,他不但不會受懲,反而能平步青雲。
但這一切的前提絕不是崇禎帝打海上跑路了。
津門城內鬧鬧嗡嗡,大沽口的秦朗、沈廷揚、黃蜚可不會遲疑,把大沽口點狼煙示警的烽火兵給帶上,大小船隻順著海河直向津門衛城而去。
百十里路呢,船隊逆風又逆水,速度慢著呢。
如果正常航行,光是這百十里水路就差不多要廢上一天的時間。
不過現在才是三月初十,雖然是下午了太陽都偏西了,但真的不遲。十二日絕對能達津門。
津門衛城提心吊膽了大半天,到次日上午時候就立馬又變得正常了。
快馬趕來的人投書到城頭上,馮元颺等人這才知曉是虛驚一場。除了原毓宗暗中咒罵。
沈廷揚、黃蜚,這倆人在津門衛城的知名度都是有的,秦朗是個陌生角色,根本沒被馮元颺等人放在眼裡,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信使口中的上萬兵。
這是一股津門衛城決然無法抵抗的力量。
原毓宗仰天長嘆,“時也,命也。”
午後大批的船帆就已經出現在了馮元颺等人的眼中,那高高掛起的明字大旗,船頭上屹立著的穿著明軍戰袍的軍兵,無不表明瞭他們的身份。而沈廷揚和黃蜚的出現也徹底打消了馮元颺最後的一點擔憂。
他是清楚這兩個人,大明忠臣,絕對亂臣賊子。
固然對於二人這個節骨眼上領兵抵到津門感到驚奇,對他們的萬多人馬更覺得不可思議,可還是喜大於驚的。
這都什麼時候了?李自成馬上就要兵臨京城了。甭管沈廷揚和黃蜚是從哪來的這麼多兵,那都是大大的好事。
但等到雙方一接觸,馮元颺這才知道原來秦朗才是真大佬;而沈廷揚和黃蜚更是後怕不已,這局勢發展還真叫秦朗給說對了,辛虧他們不是黃廕恩,辛虧他們沒有耽擱時間,不然就壞了天下大事了。
尤其是沈廷揚,額頭上都浮起了層明汗。
這要不是秦朗一片赤誠,他在鬱洲山島再耽擱些日子,甚至引得路振飛也騷動起來,害了朝廷皇室安危,他沈廷揚就真的百死難贖其罪了。
“秦公子一片赤誠之心,實叫老夫汗顏。”馮元颺明白了諸多內幕之後,向著秦朗大禮拜下。
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就跟他沒有接到京城指令,就擅自帶兵趕赴通州一樣。馮元颺他是不敢這麼做的,而秦朗敢了!
“駕駕……”
津門衛城的西方,馮愷章滿臉灰色,帶著幾個隨從正拼命的打馬向衛城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