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火槍是老實的火繩槍,攜帶的刺刀也是老式的插入式短劍。

火炮也都是虎蹲炮、威遠炮、神威炮這種不超過五百斤的小炮。

它們在被鑄造之初,那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被擺上貨架。

劉之幹是劉澤清的侄子,他爹劉源清死在了清軍刀下,所以秦朗下意識的就認可了這人,日後抗清時候就是一個潛在的‘盟友’呢。

而劉之幹在試過了火槍火炮之後也大喜過望,沒想到鬱洲山島上還有這樣的好貨色。

帶兵的沒人嫌棄自己手下的槍炮多,問題就是質量過硬的槍炮真太少了,朝廷給撥發的全是破爛貨,自己組織人打造吧,速度太慢不說成本還高。

秦朗這兒,質量過硬,價格也不貴,簡直是完美。如果不是數量有限,劉之幹寧願把帶來的全部戰馬牲畜都換成槍炮藥粉。

五十門虎蹲炮,二十門威遠炮,二十門神威炮,再加五百火銃。

其中虎蹲炮二十兩一門,威遠炮和神威炮皆一百兩一門,火銃二兩一把。

劉之幹有充足的理由懷疑這些數字是專門湊整數湊來的,但六千兩銀子他還是掏的心甘情願。

在如今的天下,槍炮軍器可都是絕對的要緊貨。

時局發展變幻的太快,局面都已經威脅到各自軍頭的根本利益了,他們誰都不會捨不得銀子。

別說齊魯的劉澤清了,就連跟秦朗有過世仇的劉良佐,都派人來島上採購器械,秦朗照樣賣東西給花馬劉。

升級之後他的‘經驗槽’就來到了一千萬兩銀子,這什麼概念?就他一天每天一萬七千多兩的系統資金,不靠外快的話,那要五百多天才能升級啊。

這可不行。

外快必須拉高。

在戰事還沒開啟的現在,軍火買賣就是一大暴利。

靠賣軍火器械就養活了全島全軍上下,那還真不是瞎話。

鬱洲山島的軍械成本本就低廉,當然,這點上還比不得我大明。

以萬曆朝來論。

大銅佛朗機每座銀14兩6錢1分,這裡是“道冊”價錢,“司冊”要貴一點,15兩2分。

小銅佛郎機每座銀6兩1分,司冊8兩二錢。

銅子銃每個4錢5分。

鐵碗口銃每個銀3錢9分。

百子銃每門銀1兩3錢4分,司冊1兩7錢7分。

鳥銃每門銀9錢。

這他娘都廉價到鑽地三千尺了。

誰叫人家大明朝不算人工費呢,一切都只看成本,因為人工太便宜了。官府自己的規矩,軍匠每月三鬥糧到一擔糧,明晚期以來,普遍都是三鬥糧。

這還有屁的人工耗費啊,也怪不得大明朝官造軍械的質量每況愈下,老子肚子都吃不飽,還給你幹個棒槌。

秦朗這邊的軍造局,造價本就低廉,按照市場價買賣已經賺不少了。現在局勢一緊張,軍械價格月月上揚,他就賺的更多了。

大把的銀子入賬,秦朗才能更好的從江淮江南購入所需的各類物資,一座座倉庫在島上建起,那不是白造的,它們全都要用來儲備物資。

而原因,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