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大明已經不是從前的大明瞭(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是不錯,一個個武備精良,也吃的膘肥身健,可溫家的家丁再厲害能厲害的過正兒八經的軍隊嗎?
那不是笑話麼。
溫家過往在徐州地位特殊,更多的是大明朝的遊戲規則的遮蔽,這才讓他們家牢不可破。
現在跳出了這種規則之後,就眼下的金聲桓,他要是直接拿溫家開刀,以溫傢俬售軍械,甚至還能給溫家扣上一個暗通闖賊的罪名,那事後他就算被問罪,朝廷官府又能真把他怎麼著呢?
溫家諸多的外在關係屁用都沒有,在徐州內部的小團體,面對金聲桓的小五千人馬,也鳥的用處都沒有。
最後金聲桓會的什麼懲罰?
是從副總兵降為參將,還是怎麼著?
之前劉超的例子還歷歷在目呢。
逼急了人家可以造反,再或者他還能跑回贛西去,金聲桓並非沒有退路。
他在徐州是翻不了天,但問題是,朝廷有沒有必要為了他們溫家而對金聲桓軍喊打喊殺?
不是溫博陽妄自菲薄,就是溫建陽冷靜下想想,也覺得這是奢望。
溫家在徐州影響很大,可再大也就是個士紳豪族自家,比之影響力更大的官宦世家簪纓世族,差著級別呢。
而溫家如果真能接連幾代人出進士,出當官的,金聲桓怕就是另一幅面容了。
所以,金聲桓就是真不顧一切的把溫家給端了,他也最多是受些不疼不癢的懲處。
這是一個很殘酷卻無比真實的結果。
“走,去曲先生處。”
溫建陽想起曲守翁了。這是一個連秀才功名都沒取得,但憑著好腦子,卻能被溫建陽奉為上賓的人。
這兩天溫建陽和曲守翁鬧得很不愉快。
因為曲守翁一直在勸溫建陽服軟,而後者的態度則很堅定。
曲家。
自從知道溫建陽被叫去了秦溝別院,曲守翁就已經做好準備等著溫三爺上門了。
這兩條他跟溫建陽鬧得挺不愉快,他夫人早勸說過他,身為賓客還是要乖乖識趣的,既然勸不動何必還去勸呢。
曲守翁則不這樣看,“食人之祿忠人之事。”他吃溫建陽小十年大米了,這些年來溫建陽待他可不薄,曲守翁又怎麼能看著溫建陽往刀口上撞呢?
現在這年月,手中握著刀把子的武夫,是不講道理的。
溫建陽在婚事上反對態度愈堅決,日後的禍患就越發大。
金聲桓可不是個大度之人。
不過曲守翁再怎麼想也沒想到溫博陽作為溫氏之主,竟然有這麼大的魄力,在這個節骨眼上行分家之舉,這下子溫建陽這盤棋可就活了。
“此乃溫氏之喜,三爺之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