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裡,燕京城正鬧得不可開交,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和東廠太監王之心等把周延儒督師的真實情況和盤向崇禎帝托出。崇禎帝勃然震怒,下令五軍都督府、兵部等大臣對周延儒“矇蔽推委”等案情從公察議。

這清兵的尾巴剛剛離開燕京地界,一場大清算就已經拉開帷幕了。

不過燕京城的震動還波及不到江淮地界。

進入到五月裡,江淮各地是真正的進入到了平靜期,雖然有劉超餘孽未消,可總體上看,江淮各州縣都已經恢復了往日裡的生活,除了數以萬計的流民難民還叫人頭疼之外。

“快點,把這車長磚運過來!”

“小心,小心點,別砸著人。”

清江浦對岸的清河縣城外,大片的人頭攢動,都正在工地上忙活的熱火朝天。

以工代賑,這是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法子了,千萬別覺得這是多麼稀罕的妙招,人家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而再看看我大慫的百萬廂兵,可不就是‘以工代賑’的典範嗎?

路振飛現在也只能祭出‘以工代賑’之法。然後任憑江南的豪族士紳們肆無忌憚的把無數百姓化為他們的奴僕佃戶。

只要有口吃的能活下去,還講啥啊?

路振飛還要感謝兩江的豪門士紳有錢人家多呢。

然後再來慶幸淮安不缺糧食。

官倉中輕輕鬆鬆就可以先期墊付‘以工代賑’的開支。而在閩地任職過兵備道,與鄭家關係良好的他,也能透過溝通鄭家,在獲取大量便宜糧食的同時,再為鄭家牽橋搭線,透過貨物買賣而賺取利潤,把此前的先期投入找補出來。

這是完全可行的一個法子。

作為東南海域霸主的鄭芝龍,在海外利益廣泛,那他自然就需要大量的貨物。

閩省一地可不能夠全滿足的。

像高檔瓷器和精美的綢緞,以及大量的生絲與布匹,以及大黃為代表的藥材,這些大宗貨物,和文具、工具、藝術品等五花八門的小玩意兒,這可不是八閩之地能以一己之力提供的。

明末的戰亂嚴重損害到了這一時期的海上貿易,貨物的短缺使得每年外來的白銀都大大減少,這甚至都是崇禎年間銀貴錢賤的一大緣由。

可身為淮揚巡撫兼漕運總督的路振飛,卻能完美的給鄭家以彌補,這一突然插入進來的‘商貿交流’甚至是暢通無阻的,因為大家都清楚路振飛是為了什麼。

上百萬流民大部分是要淮揚之地來吸納消化的,金陵的那些個坐地虎們也不願意把百萬流民逼到不得不反的地步。

雖然這一點也不耽擱那些大人物私下裡齷齪行事,可在明面上,這些人卻必須贊同。

現在兩邊的這一往來才剛剛開啟,利益還根本沒見到,但官府已經有了作為。

路振飛要在清河建稜堡。

作為鄭芝龍曾經的上司,在閩地當官兵備道,與荷蘭人交過手的路振飛,對於西方的一些軍事發展還是有了解的。

至少稜堡是在他的知識覆蓋面之內。

深知道大明朝內憂外患,前途莫測的路振飛,覺得很有必要加強一番淮安的防禦。

可是不管是淮安城還是清江浦,根本就沒有足夠多的土地讓他來建造稜堡,最後只能選址在清江浦對岸的清河縣。

過河黃河,不管是清江浦還是淮安城,城內城外那都是寸土寸金,可清河麼,就簡單多了。

上萬勞力被集中在了清河縣城的東側,三個連成一串的稜堡,一旦成型,非但可以遮蔽清河縣平坦的東側方向,還能堅固黃河,隱隱遮蔽斜對岸的清江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