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很多把目光投向海州的有心人,全都滿意的點起了頭。

秦朗還是很守規矩很知趣的麼。

當然也就沒官差跑來鬱洲山島上找秦朗的麻煩了——從法理上說,他現在開墾的這些土地,使用的這些土地,可都是大明朝的牧場。

如此一直到了四月的下旬,才接連有重大訊息傳達而來。

第一,海州的知州終於有人了,還是秦朗的老熟人,前安東知縣劉源。

這是一個極好的訊息,有他在,至少在接下一年時間裡海州衙門不會扯他後腿了。

第二,路振飛趕到淮安城正式與史可法完成了交接。

這位路大人也不是簡單角色,領過兵,理過政,做過上林丞,當過光祿卿,更是專門找茬的御史出身,十多年的官場生涯,起起伏伏好多次,經驗不是一般的豐富,能力也不是一般的強悍。

據小道訊息說,這位路大人人還沒到淮安,就已經做起了事。

他知道眼下這年頭手中沒兵不成,但是如史可法那樣也不成,於是就想出了一個妙招——組建鄉兵義勇。

據說要每家至少出一人,一坊組成一社,由社長、副社長統領操練。

這訊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卻在極短時間內就在蘇北各州縣傳的沸沸揚揚了,這怎麼看都像是這位新任巡撫大人主動放出的風聲……

為的當然是試探一下大家的反應,投石問路了。

一旦反應良好,怕這位新巡撫立刻就會正式下令了。

但這反應能不好麼?

經過了之前的危機洗禮,看看淮安現下計程車紳地主哪一個不為之驚駭?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接下日子裡,就是官府不來提倡,各地的鄉兵鄉勇也會越來越多。

而現在只不過是要把一切都挑明罷了。

秦朗彷彿都已經看到那一幕了。

第三則就是小袁營的覆亡,袁時中的被殺。

時間來到四月初,李自成二度派來的使者劉忠文來到了小袁營。

此時小袁營人馬已經高達二十餘萬眾,彷彿整個兗州倖免於難的百姓都跑來了袁時中這兒。

小袁營在極短的時間內也聲威大振。

袁時中對劉忠文手裡的詔書嗤之以鼻,劉玉尺、朱成矩等小袁營大將也對李自成的招攬不以為然的很,因為他們早就被袁時中給說服了。

現在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就擺在他們的面前,只要能抓住,未來的中原,他們也能三分天下有其一。雖然這隻限於中原!

可既然又機會自己當老大,誰還願意去給別人做小弟。

劉忠文立刻就發現了小袁營的變化,這裡的人情緒不對頭。他也不是沒來過小袁營,這前後之間的變化也太大了。

但他沒有放棄,作為扶溝的小小生員,敢去投奔李自成,還在李自成跟前接下了招回小袁營的差事,這劉忠文可是個膽大心大的人。

袁時中麾下很是有一些有意李闖陣營的人,劉忠文面上一直對著袁時中做工作,私下裡卻悄悄聯絡那些親近李闖的人,結果行事不密為惱火的袁時中一刀砍殺。

然後很快的,他也死了。

二十餘萬眾的小袁營亦飛灰湮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