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故事與現實(第1/3頁)
章節報錯
&neta元素的遊戲。
&neta元素,大致可以理解成是遊戲突破了“虛擬與現實界限”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遊戲角色知道自己身處於遊戲中;
遊戲NPC或者旁白會跳過玩家操縱的角色,直接跟玩家進行對話;
遊戲中的角色,會反抗遊戲的既定玩法框架……如阻撓存檔、毀壞遊戲畫面等;
多周目的遊戲,每一週目都會影響到後續周目的流程。
……
雖然《文字遊戲》並沒有上述的這些元素,但這款遊戲的玩法本身,就已經有了很強烈的meta意味。
至於這款遊戲的隱藏結局……
董林重新回到《文字遊戲》世界裡,遊戲畫面出現在了最終章的結局選擇處。
在之前的遊戲流程中,【我】討伐魔龍失敗,最終由【人】抵達了最後的終點。
由於這個世界沒有《勇者鬥惡龍》,也沒有任何類似的遊戲。
因此,不論是遊戲的劇情,還是遊戲的玩法,《文字遊戲》這款遊戲,都給董林帶去了他從未體驗過的感受,讓他的內心大受震撼。
唯一比較可惜的是,這款遊戲並沒有勾起他情感的強烈共鳴,沒有帶給他太多感動。
‘要是這個故事寫得再感人一點,或許我就不捨得繼續當水軍攻擊你們了……’
董林在心裡默默嘀咕一句,隨後便操縱著【人】,在結局畫面裡走動了起來。
遊戲的最後,【人】擊敗了魔龍,拯救了公主。
然而,【人】也面臨了兩個選擇。
畫面上方,是一句——
【嚮往著昨日的美好,身為勇者,卻只能在兩者之中抉擇——
【世界的堅定拯救者,放棄了公主的□,擁抱大地與萬民。】
畫面下方,則是一句——
【嚮往著昨日的美好,身為勇者,卻只能在兩者之中抉擇——
【公主的忠實守護者,放棄了世界的□,捍衛公主與幸福。】
畫面的正中央,是一句【成為何者?】。
很顯然,【人】只要走進上下任意一個□裡,就相當於選擇了結局。
董林之前已經完成了這兩個結局,現在他需要尋找第三個隱藏結局。
經過一番嘗試之後,他發現【成為何者】裡的【何】可以用貝克思貝斯之劍斬去,使其變成【成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