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幼度將考卷收入錦盒之中,封上了封泥,遞給秦翰說道:“等會會有一隊兵士到來,你拿著錦盒,在他們的護送下前往禮部,親手交道薛居正的手上,看著他將錦盒封存。晚上辛苦你與兵士在屋外守著,直至明日開卷,回來覆命。”

秦翰呆了呆,他自是知道錦盒裡放的是什麼東西,怎麼也想不到羅幼度會將如此重擔託付。

他所缺的正是認可。

秦翰很慎重地說道:“屬下定不辜負陛下信任。”

羅幼度道:“朕信你。”

簡單的三個字,好似一股暖流在秦翰心中流過。

第二天秦翰盯著兩個黑眼圈前來複命。

“陛下,薛侍郎於今日一早取出了考卷,奴婢查過封泥,確實無損。”

羅幼度瞧著秦翰的模樣,知他定然一夜無眠,守在庫房之外,讚道:“辛苦了,給你一天假,下去休息吧,明日再來報道。對了……”他想到了什麼,從桉几上拿過幾本厚厚的書,說道:“這些是朝廷整理出來的兵書,你且拿去好好研讀。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朕。”

在軍事理論上,羅幼度自信足以領先這個時代。

秦翰呆呆的看著手上的兵書,眼淚水都滾了下來。

秦翰也不知道羅幼度為何如此對待自己,只覺得如此恩情,這輩子都報答不了,雙手捧著書道:“謝陛下賞賜。”

這並非秦翰小題大做,而是為了所謂國家安定,歷朝歷代都有對兵書的禁令。

莫要覺得《孫子兵法》春秋戰國就出現的東西便爛大街了,魏武帝曹操就曾下令“科禁內學、兵書”。

南北朝、隋唐亦是如此。

《貞觀律》卷三《職制律》,明文規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讖書、兵書、《七曜歷》、《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

兵書古來就不是能夠在市面上流通的東西。

歷史上的宋朝初期,更是如此。

唐朝只是不允許私人,也就是百姓學習,軍中將官,將門世家還是能夠學到的。

宋朝初期,奉行守內虛外的理念,對兵書管理更加嚴格。

趙匡胤、趙匡義時代即頒佈了限禁令,宋真宗時期,外患內憂的加劇,再次“申嚴私藏天文、兵法之禁”,甚至禁止民間及軍人私藏私習,亦不允許外國使節求購,連軍人都不允許私習……

然後趙宋朝廷發現將兵士控得那麼嚴實,最終結果就是給遼國、西夏吊起來暴打。

不得已出於國防需要,趙宋發一些兵書給邊防將領,讓他們提高自身軍事水平,兵書才有所解禁。

到了神宗朝,在王安石變法,兵書才真正被允許在民間流通。

五代十國武夫當政,兵書的管制並不嚴格,不少書局都有售賣,但也不是尋常百姓能夠擁有的。

羅幼度直接贈送一套兵書,在秦翰眼中自是彌足珍貴。

但其實兵書這玩意羅幼度自己並不怎麼在意。

這東西修行全靠個人,不是手上有《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就能打仗的。

故而他並沒有特別下令封禁,但也沒有推廣,畢竟大多人都用不上。

只是命人將《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等兵書進行校訂、凋印,廣泛的傳閱軍中。

百姓可以不學,但是軍人哪有不學的道理。

羅幼度看著感激涕零的秦翰,這也是穿越者最大的優勢,在優質股最落魄的時候投資優質股,微笑著揮了揮手,道:“下去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