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大步走進帳內,低吼一聲:「我大藏氏,呸,我劉氏門楣,將在我劉春實身上再度光耀。」

六尺武將叫大藏春實,大藏氏在倭國有著極高的地位,族人代代掌握倭國的財政大權,相當於半個國家的財政部長。

大藏春實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大漢帝國開國皇帝劉邦的後裔。

相傳西晉太康十年,天下大亂,東漢王朝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劉阿知,心血來潮覺得自己可能受到迫害,於是趕緊召集舊臣商議對策,說道:「聞東國於日(本,有聖天子。」於是便率領全族男女上下共計兩千餘人,離開中原,漂洋過海,歷經千難萬險抵達倭島。

倭奴國國王得知,熱情迎接劉阿知一行人,並且賜劉阿知為東漢使主,奉命定居於大和國高市郡檜前村。後來履中天皇上位,把劉阿知提升為藏官,賜予大片食邑。

藏官也就是大藏氏的由來。

這傳說是否可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至少小日子過得比較好的國名,就是不在那個時代出現的。

劉阿知真是劉協的玄孫也不可能說東國有什麼,更不可能稱呼對方為聖天子。

但毫無疑問,大藏氏上下數百年來都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設計出了劉氏族譜,在北九州島給劉邦建廟,世世代代拜祭。

大藏氏自身發展的也極好,在倭國在朝廷時代掌管官物收納,是倭國的豪族之一。

尤其是這一代,大藏春實自幼習武,號稱文武雙全。

朱雀天皇天慶三年,倭國本土發生了承平天慶之亂,大藏春實跟隨藤原秀鄉平定了「天慶之亂」,受封徵西大將軍,賞賜其錦御旗、皇族紋章、軍配,在北九州筑前國擔任小國國主。

此次大虞從南九州登陸,一口氣席捲九州島。

一開始大藏春實還想率兵抵禦,讓大藏氏的武名增添一筆光彩。

結果提兵剛剛趕到大宰府,就收到了前線全軍潰敗的訊息。

陳德誠在佐賀的基肄古城大破藤原康信,隨即兵圍大宰府,安逸地幹起了圍點打援的事情。

大藏春實看著城外的中原兵卒,心裡拔涼拔涼的。

他這個徵西將軍,手中的足輕不過五百,其中只有一百餘配備堅甲,餘下的都是以簡單的皮布綁著竹片充當護具。

而城外的中原兵士幾乎人人都是大漆皮甲,還有一部分穿著鑲滿鐵片的札甲。

透過戰敗的兵士傳出來的訊息,無不表明一點,裝備的差距太大,除了鐵製槍頭的長槍,他們的各種刀劍竹槍很難給對方造成致命傷。

對方一個百人小隊就能沖垮他們千人大隊,彼此的裝備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

藤原康信敗退回大宰府後的態度也表明了一切,他將所有心思都用在了防守上,根本就沒有膽子打野戰了。

大藏春實困在了大宰府,欲哭無淚。

早知是這個情況,他率兵來大宰府作甚?

大藏春實的弟弟大藏夏誠在這時點醒了他。

當時大藏夏誠說道:「兄長,你我是漢人,祖上是高祖劉邦、武帝劉徹、宣帝劉洵,焉能給倭國賣命?」

一句話開啟了大藏春實的眼界,路瞬間寬敞。

大藏春實立刻讓自己的弟弟聯絡陳德誠,表明身份,願意認祖歸宗。

陳德誠正愁隼人族的影響力僅限於南九州島,無法繼續帶路,大藏春實送上了枕頭,自然笑納。

但他並沒有立刻要大藏春實配合,而是命他待機而動。

倭國整體實力不強,出兵四萬北伐,已經抽空了舉國的一半兵力。

在北九州圍點打援,另行消耗倭

國殘存兵力,最後一舉覆滅倭國,將會事半功倍。

只是現在事情出現了變故。

大藏春實今日得到了九州大宰藤原康信的召見。

原本圓潤肥胖的藤原康信,瘦了一大圈,眼神凹陷,兩個黑眼眶,好像給人打了兩拳。

「將軍,剛剛得到訊息,権中納言藤原君已經為賊人擊敗,他本人切腹殉國。」

大藏春實聽到這則訊息,神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