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妹子是第一位率領倭國外交使團訪夏之人,當時中原還是隋朝。小野妹子兩次訪隋,由此開啟全盤吸收中文化。千百年後的倭國曆史學家表示這個時期的倭國恰如嬰兒追求母乳般地貧婪地吸收了朝鮮和中國的先進文明是從野蠻階段,進入了文明階段。

小野家在整個倭國的發展史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小野好古一聽給先祖蒙羞,也不知哪來的勇氣,跳上了船頭,高呼道:“賊人不過數百,我們倍數於他,讓他們如此羞辱,家名何存?為了小野家家名長存,隨我殺賊……”

小野家作為百年豪門,養士百年。

諸多浪人武士都依仗小野家存活。

見小野好古如此,諸多武士高聲吶喊,爭先而前。

但便在這時,對岸卻響起了金鑼之聲。

盧絳並沒有給小野好古表現的機會,在對方還未正式進入戰場,即透過千里鏡洞察了對方的意圖,命人鳴金。

東海水師衝的迅捷,退了一點不拖泥帶水。

金鑼一響,操舵手便開始倒划船槳,而原本在船頭進攻的兵士也轉攻為守,以軍令為先。

幾個呼吸間就完成了進攻到防守的轉換讓小野好古聚力一拳如同打在了棉花上。

付琨從東海水師射弩箭起,就張大著嘴巴,一直到現在從容撤回,方才驚覺過來,想要說話卻發現自己嘴巴張久了,有些僵硬,發出了“疙瘩”一聲,骨頭磨擦的響聲,疼得他叫出聲來。

“天將,天朝天兵實在太厲害了,耽羅國有救了,哈哈……”

付琨拉著盧絳,興奮的如同一小孩。

盧絳胸有成竹,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配合他鬚髮皆白的模樣,真有幾分高人的架勢。

安東府!

作為高麗的文化之都,安東在高麗歷史上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統一新羅時期到高麗時期,安東就是一個文化的大染缸,佛教、道教、薩滿教,佛教還分曹溪宗、嚴宗、天台疏字宗、天台法事宗、總持宗、道門宗、慈恩宗等等。

高麗自己的民族文化匱乏,大多都來至於中原、東北,各種混雜的東西相互交錯碰撞,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氣文化,每一樣都有一點,但如四不像一般,大多失去了原有的靈魂。

這安東就是這種文化的源頭,也是高麗文風最鼎盛的地區。

安東人一直自視甚高,認為在海東周邊,自己最有文化,他們連自己國人都不太看得起,更加看不起倭國蠻夷。

也正是如此,對於倭國蠻夷一入島便攻佔安東,安東上下倍感恥辱,起義軍的第一把火,便在安東燒起來的。

此刻李興佑以手扶額,聽著下方的吵鬧,頓覺頭痛無比。

李興佑能夠當上義軍首領並非他自願,而是起義軍推薦的。

李興佑出身名門,乃高麗赫赫有名的李氏,他家幾代人都與高麗另一個豪門金氏聯姻,在高麗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李興佑自身又酷愛文學是高麗屈指可數的儒學大家,在安東這文風鼎盛的地方一呼百應。

安東的起義軍是因為百姓胡默無法生計,殺了倭國官吏,召集了一批人反倭。

然而胡默就是一逼上梁山的百姓,起事成功,打跑了倭賊,然後一群苦倭賊久矣的百姓好漢紛紛相投,成為風頭最盛的起義軍之—。

但胡默就是一個種地的,手上的力量越大,他越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怎麼去合理地運用這股力量?

所以到最後給手中的權勢迷了眼睛,昏招頻出,成了倭寇第二,開始禍害鄉里,甚至睡了自己好友的老婆。

最終內部反水,胡默給自己一起起事的兄弟殺了。

導致偌大的起義軍群龍無首,或是不敢上位,或是相互不服。

於是一群人合計將李興佑推了出來。

李興佑一開始是個傀儡,但他好歹出身名門,有人脈有手段,有人才還有錢財。

上下一打通,關鍵的位子安排自己的親信,輕易就掌握了這支義軍的控制權。

李興佑這個讀人天生就沒有當皇帝的野心,只想著安撫鄉里,尋找一明主依附,順便給自己的家族增添一筆資本。

直到近日,李興佑分別收到了三方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