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地獄景象(第2/4頁)
章節報錯
“以南朝賊首此前展現出來的遠見,又豈會如此不智?”
耶律屋質喃喃自語:“除非……”
他腦中忽然浮現海東半島與倭國的地圖。
他一心為契丹謀,深知西方無力發展,他們降服生女真以後,也到了東擴的盡頭。
要繼續擴張,以求與中原一戰,吞併倭國就是不二的選擇。
倭國闇弱,耶律屋質動過吞倭的野心,只是時間不等他們,當下只能選擇與倭國聯盟。
但對於海東、倭國詳細的地形地貌,存於腦海。
“不好!”
耶律屋質也意思到羅幼度要進攻倭國本土,失聲道:“他們的目標是另闢戰線,避開他們嚴防死守的西線,從東線發動總攻。”
他霍然而起,大叫:“備馬!”,隨即快步走到書架,一通翻找,找到了地圖,馬不停蹄,直往契丹王宮。
“于越大人!來的正好,陛下有請。”
行至半路,正好遇上傳令官。
耶律必攝也的都了中原傳來的訊息,邀請耶律屋質議事。
耶律必攝見耶律屋質來的如此神速,也知他得到了訊息,問道:“南朝賊首究竟何意?朕觀其言其行,似乎未有出兵北伐的意思,反倒是有為王昭復仇的感覺,存心避開我們。”
耶律屋質知耶律必攝並不精於軍略,作揖道:“陛下,此正是南朝賊首最高明的地方,他們不願強攻我們在中京、盧龍佈置的防線,打算透過高麗從東邊發起進攻。先除倭國後患,然後利用反攻高麗,目的是斷我們東丹糧倉,再與我們決一死戰。”
東丹糧倉指的就是渤海糧倉。
契丹滅渤海國之後,改渤海國為東丹國。
耶律必攝神色駭然,低呼道:“此計,何其歹毒。”
因契丹內亂,分為三部。
東契丹威懾影響力大減,漠北草原蒙古已經脫離控制。
漠南草原一部分歸屬雲中契丹,一部分長期遭受焚燒。
東契丹已經失去了大片的草地,現在他們甚至不能稱之為遊牧民族,而是半遊半耕民族。
他們的草場不足繁殖養活整個國家的牛羊,食物所需,一半來源於耕種。
這些年他們大量在中京、上京、遼東開墾土地,以彌補失去草場帶來的食物短缺問題。
不過東北環境惡劣,土地荒蕪,難以開墾,效果並不明顯。
唯獨昔年的渤海故地。
當年的渤海國號稱“海東盛國”,農業極為達發,甚至將南方的稻米都種植到了東北,號稱盧城之稻。
東契丹本就掌控中原的耕作技術,在渤海國大勢發展農業,解決了東契丹的糧食問題。
這也是他們攻打高麗的原因之一,高麗離他們的糧倉太近,威脅太大。
耶律必攝一聽羅幼度的目標是他們的糧倉,立刻無法淡定。
他知自己在軍略上比不上耶律屋質,忙道:“于越,無論如何,東丹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