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小錯是他自己的,大過是趙匡胤的。

簡直絕了……

對於範質的用心,羅幼度猜到一二,對方故意將趙匡胤寫死十惡不赦,誇大了他的力量佈局,將情節寫得扣人心絃,好似一本短篇。

目的就是告訴天下人,這場勝利他羅幼度勝的是多麼的光榮,多麼偉大。是如何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

以此來討好於他,讓他能夠對自己的後人高抬貴手……

範質並不知道,就在他自盡不久,他想保護的三個兒子範旻、範杲、範晞,給人抓到了一間破屋裡,然後活生生地被兩條惡犬咬死了。

死得極慘。

羅幼度將血書遞給王溥,什麼也不說,只是道:“先去見陛下吧!”

王溥稍微瞄了一眼,打算見完郭榮以後再傳給他人看。

羅幼度回過神來,看著眾人道:“我們這一群人一起進去,難免會驚擾陛下了,就由我,王相、魏相,向太師、張三司使、衛上將軍作為代表吧。諸公,可在殿外等候。”

他的話,現在自然沒有人敢反對。

只是沒有選中的很是遺憾。

羅幼度此次選人,很有講究的,王溥、魏仁浦這不用說,僅餘的兩位宰相,理所當然。

向訓當年郭威的元從大將,當今廟堂上資歷最老的大將之一,而且戰功卓越。

韓通在收拾殘局,他就是武將的代表。

張三司使是張美,他的兒子張守瑛,那個跟王樸的兒子王侁鬧起來,導致王樸病故,引發一連串反應的罪魁禍首之一。

郭榮罰了張守瑛,但沒有嚴懲張美。

原因無他,朝廷已經失去了王樸,不能再沒有張美了。

張美此人別看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可對於大周來說,卻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精於術數,在後勤排程的方面極為了得,大周連年南征北討,其糧草、軍餉從未缺乏,都是全憑著他運籌帷幄地籌劃之功。歷史上宋朝的幾次戰役,也是他負責後勤運轉,令得前線無糧草之憂。

現在擔任三司使,掌全國錢穀出納、均衡財政收支,為大周最高財政長官,號稱計相,地位僅次於宰相。

這種擅長後勤排程的人才,其作用不亞於一位身經百戰的名將。

羅幼度之前因身份關係,不便與之交往。

現在此人是他拉攏爭取的心腹之一,將之算在內是必然的。

至於衛上將軍李繼勳,此人是義社十兄弟的老大,年紀最長的一個。

歷史上趙匡胤憑藉淮南之戰征服的十兄弟,一起以他馬首是瞻。

隨著羅幼度的干涉,趙匡胤不足以服眾,以至於李繼勳依舊是大哥,趙匡胤是老三,中間隔著王審琦,彼此只是義兄弟而已。

趙家在軍方的人脈太廣,趙匡胤發生這樣的事情,與趙家走得近的人,難免膽戰心驚,深怕羅幼度對他們秋後算賬。

李繼勳自己也是如此,後悔昨夜沒有及時接受邀約。

現在有些裡外不是人……

羅幼度指定他為代表,不只是安他的心,也是在安撫那些平素跟趙家走得近的人的情緒。

與趙家有關係的人在軍方太多了,真要揮起屠刀來殺,只怕要對大周軍方來一場大清洗。

這對本就有些風雨飄搖的大周來說,豈止是傷筋動骨那麼簡單,直接要去掉大半條命。

既然殺不得,羅幼度在這裡直接展現出了自己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