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情況緊急,蕭隗因也無暇多想,只以為自己瘟神上升,該死的事情都讓自己撞上了。

“殺!”

蕭隗因也顧不得抱怨,看著衝過來的周兵,他猛地一刀劈砍了過去,將對方劈退了兩步,腳下一空,衝雲梯上掉了下去。

雙方戰在了一處。

開始了登城戰尺寸地間的肉搏!

**********

瓦橋關打的並不算激烈,但是聲勢很大。

羅幼度足足安排了十五面大鼓,五隊擊鼓手輪番敲響戰鼓。

鼓聲驚天動地,遠在瓦橋關後方的蕭思溫都能聽到那陣陣巨響。

營中大多契丹兵將皆為那鼓聲吸引。

舒元便在這個時候,悄悄地來到了契丹軍營的西北方。

這裡沒有樹林藏身,但地勢較高,有幾個上下起伏的丘陵可以藏身。

舒元並沒有急的進攻,而是大膽地帶著三五人藉著丘陵地勢,依仗著地上的長草,匍匐而行,偷偷摸摸地靠近了一些。

看著契丹軍的軍營,舒元想著自己應該從那邊進攻最為合適,探頭瞧了瞧,忽然發現在契丹軍營不到一里之外有一片牧群,圈養了不下萬匹馬。

看著那成片的馬群,舒元眼中越來越亮。

悄悄撤了回去。

來到兵士面前,舒元看著有些疲累的兵士,說道:“弟兄們,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剛剛我發現了近萬援兵,接下來可不是我們三千衝陣,而是一萬三千。”

“在我們的正南方有一個契丹的馬群,將你們的外衣脫下,等會當作引火之物,驅趕著那萬餘馬,直衝敵營。”

“不要心疼一件衣服,統軍在行動前說了,此戰得勝,我們當記一大功。”

“莫說是一件衣服,十件二十件都有。”

“目標敵方馬場,誰衝在我前頭,我私人補貼一貫通寶!”

舒元最擅戰前鼓動士氣,每次戰前都能激發兵卒的鬥志。

兵卒們嗷嗷叫的衝向了契丹馬場。

蕭思溫耳中聽著震天響的鼓聲,心底莫名覺得有些不踏實,不住地派人打聽瓦橋關的動向。

結果都是處於焦作狀態……

忽然營外一陣驚呼咒罵。

蕭思溫心底湧現不祥的預感,大步跑出帳外,但見兵士亂作一團,數以千計的契丹馬向他們衝來。

受驚的契丹馬橫衝直撞,將一個個手足無措,四散而逃的兵卒撞倒撞飛,然後給塵土掩蓋。

在馬群之後,還有震天的喊殺聲。

蕭思溫腦袋一片空白,他想不透這敵人是哪裡來的。

怎麼可能避開他們佈下了斥候軍?

不過此時此刻,他也來不及多想。

蕭思溫儘管酷愛中原文化,本質還是一個契丹人草原人。

草原人最大的特點不是驍勇善戰,而是逃跑。

李世民有一句形容突厥人的話用在契丹人身上一樣適用。

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陳。以弓矢為爪牙,以甲冑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晝之勞,無構壘饋糧之費。

蕭思溫壓根沒有反抗的意思,直接找來自己的馬開溜,兒子也顧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