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定北伐(第1/3頁)
章節報錯
幽州三河縣。
蔣福山山腳有一處清幽的小村叫青牛村。
村子並不起眼,但因為村中隱居著一人而為幽燕人氏知曉。
便是燕薊二宋之一的宋雄。
幽州本就偏於西北,這燕趙之地尚武,自古多慷慨悲歌豪俠之士。
通曉經史文集的名士極少,但二宋卻是例外。
才名之盛,一時無兩。
當年宋琪參加科舉,一舉奪魁, 那錦繡文章寫得主考官都不敢寫評語,自愧不如,隨即直接成為遼太宗長子,當今契丹天子耶律璟的侍讀。
有人曾說如果不是宋琪鼠目寸光,放著耶律璟的侍讀不當,跑去給趙延壽當幕僚, 現在已經是遼國重臣了, 何至於入得中原,音訊全無。
現今二宋只餘其一。
宋雄的名氣也就愈發響亮。
不少人都說,若他願意參加科舉,必如當年宋琪一般,一舉奪魁。
不過也因這種不求功名的態度,宋雄更顯得的清高,名望更加響亮。
宋雄提著三副藥劑漫步在鄉間小道之上,心情著實不錯。
今日與幾位老友相聚,偶得中原訊息。
郭天子編制《均田圖》,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還將官田賜予百姓,心底著實高興。
只盼著王師能夠北伐,早日收復故土。
這時迎面走來一人,宋雄往邊上靠了靠。
鄉間小道不寬,給對方騰個位子。
不想兩人還是撞到了一處, 然後胸口就給塞了一物。
宋雄正想說話,對方卻快步遠去了。
宋雄心中警惕,匆匆回家, 給屋內正在紡織的母親報個平安之後,方才回到屋子裡,取出懷裡的異物。
一封書信。
“宋兄親啟”
這熟悉的四個字,宋雄不免眼眶溼潤。
當年是少年意氣,覺得宋琪參加契丹人的科舉是一種背叛,激烈的與之割袍斷義。
一晃十餘年,宋雄心性日漸沉穩,慢慢的能夠理解宋琪當年難處。
自己現在與蕭思溫虛與委蛇,又有何區別?
“就知道,就知道!”
宋雄顫聲自語:“世人都說你鼠目寸光,我卻知你一定在中原的某個地方過著最嚮往的日子。”
他有些顫抖地開啟了信。
除了字跡相像之外,信中內容還寫了少許,兩人之間的私密之事,更進一步證明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