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群紀律鮮明,縱橫千里吃肉。

而豺有著無所畏懼的勇氣,雖然殘暴兇悍,但卻視死如歸。

五代十國的強兵大多都屬於豺,走到哪搶到哪,所過之處,一片狼藉。

這種兵是強悍,但只能強悍一時。

故而羅幼度想打造出一支如同岳家軍、戚家軍這樣軍紀嚴明的鐵血勁旅。

但若在這個時代,你來一個“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作為軍中口號,只會給人視為傻瓜蠢蛋,沒有半點效果。

岳家軍、戚家軍為何會有這種軍紀?

岳飛、戚繼光超凡的軍事水平當然是關鍵,但核心還是在於他們足餉。

岳飛鎮守襄樊的時候,還兼任營田大使,軍隊稻穀收入最後達十八萬餘石,可供應兩個半月左右的軍糧,史稱“使戎伍攻戰之暇,俱盡力南畝,無一人遊間者。其疆理溝洫之制,皆有條緒。”

種田的同時岳飛也在開闢其他利源。

當時官府和軍隊經商謀利,開設酒坊之類,是合法的。

劉光世、張俊甚至利用此道中飽私囊,尤其是張俊打仗窩囊,賺錢經商的能力超絕,堪比富商陶朱公。

而岳飛則任用了李啟負責岳家軍的生意經營,一年可獲利一百六十萬貫,是岳家軍三個月的軍餉。

再加上朝廷的供養,岳家軍上下是聞金鼓而樂奮,裹糧坐甲,惟敵是求。

若非如此,焉能以步克騎,將不可一世的女真打的叫爺爺?

戚家軍也差不多,戚繼光很會做人,得到了張居正、胡宗憲的全力支援,完全不用為軍餉而發愁。

若沒有這種條件,岳家軍、戚家軍或許可以憑藉兩位軍事牛人的自身能力,擁有超凡的戰鬥力,但絕不可能如歷史上那樣可怖。

一個將野戰從未輸過的女真騎兵打的叫爺爺,一個將困惱大明多年的倭寇,當做兒子一樣收拾。

足餉,簡單的兩個字,卻是打造一支強兵的核心關鍵。

羅幼度絕口不提軍紀軍規,但他相信只要御營司的兵士享受到了足夠的福利,為了自身的利益,他會自主的去響應軍規,而不是一開始就喊出一個不切合實際的口號。讓一群就是為了吃飯發財而來的大兵,餓著肚子跟你打仗。

潘美看著羅幼度說道:“對先生的訓練方式,學生並沒有意見,會嚴苛遵守。只是有些不理解,為何每日都要特地抽出一點時間來讓他們學習讀書習字?有這時間,不如多練習兩輪膂力呢。”

羅幼度道:“不,讀書習字,必需要嚴格遵守。學習能夠令人開智,我不需要一群聽到號角聲就‘嗷嗷嗷’衝上去與人一對一的莽漢。我需要一群懂得用腦子打仗的人,懂得隨時隨地利用優勢,在戰場上相互配合,以多打少的兵卒。即便身處戰場,哪怕是一小卒我也要讓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自己的任務是什麼,什麼時候補位,什麼時候前進,什麼時候撤退。”

“都虞侯戰死,不需要任何安排,都頭自主補上,都頭戰死,副都頭自主補上;副都頭戰死,十將自主補上,直到將虞候為止。”

潘美眼中閃過一絲震撼,嚥了口唾沫,說道:“這很難!”

羅幼度不加思索的看著潘美道:“所以我第一時間就寫信與你仲詢,我相信,除了你,沒人能幫我做到這一點。”

儘管潘美覺得自己這個老師又在給自己戴高帽,但是真的很燃!

“學生盡力而為,不負先生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