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法”便是吸取了秘境法和諸天中其他進化文明的優點所創,和秘境法相比,算是各有千秋。

兩種法上限一致,但“覺醒法”的下限更高——代價是門檻也高到嚇人。

在這條體系裡,人道領域被分為枷鎖四境,認為至高永恆的道之所以不能被生靈所感悟,是因為有無形中的枷鎖限制住了他們。

掙脫枷鎖,便是修士從“霧裡看花”向“洞若觀火”的轉變,從此走上康莊大道,開啟超脫之旅。

第一種枷鎖,是氣血鎖,也是最表層、最直觀的鎖,更容易被尚未踏足修行的人理解,便是最駑鈍的凡人,只要肯堅持修行,也可以有所獲益。

第二種枷鎖,是為秘力鎖,顧名思義,就是覺醒生靈體內潛藏的秘力,開拓人體內宇宙法則。這種秘力理論上是可以無限挖掘的,但事實上又受到其他型別的枷鎖限制。

比如第三種鎖,這種枷鎖與秘力鎖相對應,是為心靈鎖,與元神有關但又不只與元神有關,還限制氣血、秘力挖掘的上限。

人道領域最後一種枷鎖,名為長生鎖,如果單看戰力,前三種枷鎖開啟到極致,便可以與仙對抗,但只有戰力並不足以支撐修士登臨至高——還需要足夠的歲月來參悟至高永恆之道。

長生鎖,亦是生命本質的枷鎖,斬斷它們便是仙。

枷鎖四境並立,修行過程中不分先後順序,可以採取一定順序修行至入門後再不斷迴圈,也可以各境同步修行,走齊頭並進的道路。

沒有嚴格的等級區分,強與不強全看斬斷枷鎖的數量和種類。

門檻高,難入門,因為每一種枷鎖都是下一根比上一根更堅固,難度呈指數增長,能以此法修到堪比道宮境界的人,都是億萬裡挑一。

好處是,但凡入門者,只要正常修行下去都能成仙,可以說是提前將才能不夠的人篩除了,以免浪費修煉資源。

仙道領域分為覺醒兩境,如果說斬斷枷鎖是基礎,那麼說覺醒兩境便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窺探根源,揭示永恆之道的真諦。

覺醒第一境,名為“道土境”,是趙千羽根據自身修行過程中奇妙的經歷所演化出來的。

於心靈深處開闢道之聖土,築起道之祭壇,點燃祭祀之火,便是道土境的修行過程。

覺醒第二境,是在道土境的基礎上進一步開闢,名為“心相境”,修過去、現在、未來之心相,以此更清晰地感悟永恆常在之道。

佛有眾生相,魔亦有眾生相,眾生有“我”相,“我”亦有眾生之相。

心與古今眾生合,以萬變觀永恆不變,這便是心相境的真諦。

如今的趙千羽已經透過覺醒法修至心相境,但還未等到他徹底圓滿,黑暗便已經侵襲諸天。

皺眉頭,是因為他在第二道果修行的關鍵時刻,第六秘境自主感應到了未來的一段景象——諸天成墟。

“難道我沒能鎮壓這一紀元的浩劫?”趙千羽眉頭緊鎖。

一番思索,他將冰冷的目光投向魂河等地,“無論如何,我都要守護好自己的親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