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沒有魔法。

這個世界上沒有奇蹟。

絕大多數的理論都已得到證明,社會在高度發達的科技下抵達了安定,生活壓力是歷史書中才有所記載的名詞,人類可以自由自在地去往母星以外的星球。在過去的高速發展中被一度破壞的環境,也在星球改造計劃下得到恢復。人類依然會衰老,會死去,但生化科技已能讓生命享有悠長的時光。社會中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豐富的物質讓每一個人都能抱有最低限度的,實現自我理想的能力。

她出生在一個如此幸福的世界上。

和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一樣,她對魔法與奇蹟抱有不屑一顧的態度。唯心主義的世界觀早已被證明是哲學家的空想,學者們破譯出了組成世界的每一個秘密。她自幼以完成大統一理論的科學家們作為偶像,崇拜著他們的精神,敬仰著他們的偉業,跟隨自己的好奇心踏上了解明世界的道路。

正因“已知”如此寬廣,才對界限之後更多的“未知”抱有興趣。想要看到銀河系以外的世界,想要看到生命死後的存續方式,想要看到世界最底層的模樣……她的好奇心近乎無窮無盡,因而她對自己的出生抱有無限的感激。

能出生在這樣的世界真是萬幸。我有近乎無限的資源與如此長遠的時光,得以實現我的夢想!

抱著這樣的心情與近乎魔物的天賦,她踏入了自己熱愛的學界。然而僅僅在短短3次星球自轉過後,她就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現實和想象完全不同。

科技與理論已高度發達,就意味著進一步的突破需要絕大的資源與時間。她所處的研究機構根本無法支撐她的需求,而最糟糕的問題還不在於此。

潛藏在繁榮的表面之下的,是已實質停滯的發展。

看不到向前的動力,找不到火焰般的好奇心,現實中的學者們總是作著邊邊角角的修補工作,為某一定義的詮釋之類的文字遊戲吵個不停。連作為原始推動力的戰爭也不存在了,武器甚至是遊戲中的專有概念,同樣掌握資源的人們無法奈何彼此,早在五百次星球公轉前人類就迎來了和平。世界沒能得到大一統,而文明在搖籃中陷入僵局。人人都專注於自己的追求,懷有遠大理想的人近乎不存在,她的理想根本得不到支援。

如果是舊時代中抱有遠見的英雄豪傑,或許會得出尋找同類,甚至統一世界之類的思路。但她是出生在新時代的人,她對自己的才智有絕對的自信,對局勢更有清晰的理解。因此她很快得出了在後世看來超常的結論:

靠自己就可以了。

既然得不到他人的支援,就靠自己一人實現夢想。既然沒有足夠的資源,就研發新的技術將其補足。而她的確是史無前例的奇才,透過將時間與精力進行最大化效率運用,她成功達成了超乎想象的突破。以區區一人之力帶動了整個社會的前進。

以超光速航行實現了對所在星系中所有星體的探索。

以摺疊躍遷技術實現了對所在星系團中所有星系的探索。

以資訊宇宙技術實現了對所在可觀測宇宙全領域的探索。

然後,在未知宇宙的邊界前止步。

這一次阻礙她的不是才智與資源,而是另一個致命的問題。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可未知與宇宙是無限的。她能以才智和天賦將一份資源發揮出一億份的效果,可這終究要消耗一個有限的“1”。而她的生命無法無休止地消耗下去,在一切被解明前,她必將會因為自我的消耗而倒下。

哪怕將“1”變成“十億”“百億”“千億”,在“無限”面前都將成為無意義的“0”。也就是說,她無法探索整個世界。這是連她引以為傲的智慧也無法跨越的,究極的極限。

她又一次陷入了思考,從可觀測宇宙的邊界處退回母星,獨自行走在人群中。母星的氛圍已經煥然一新,人們歡呼著她的名字,被她一人引發的超科技革命重新點燃了人們的進取心,讓文明的整體再一次向前邁進。可她已不再關注這些了,如今她唯一在意的唯有突破極限的方式。

限制她的是壽命,是資源,是時間。個體會隨著生命活動而老化最後死亡,宇宙也終將迎來熱寂,這是世界與生俱來的規則。所有的科技都建立在對自然規律這一“規則”的利用上,就像魚缸裡的魚所擁有的一切經驗都依託於“魚缸”這一系統內的規律。

可是,這些規則是誰制定的?

現有的理論已經證明,世界中沒有神明存在,魚缸外不存在餵食的人。那麼,自然規律無非也就是“天生自有的規則”罷了。如果她能將世界的規則修改……

如果她能用自己的思考替換世界原有的規則,情況會怎樣呢?

1+1=3。

能量與物質可以憑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