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

王生主任在這個問題上,和科汪建國進行協調。

和白凡一邊吃飯的同時,一邊聊著相關後續,尤其是重中之重的打包分級問題。

這是關鍵點。

因為裡面涉及到,保密實驗室上下游,需要在最大程度上進行互相配合。

不然,給了一些不匹配的技術,對一些實驗室而言,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還不如不給。

這是白凡和主任眼下考慮到的問題。

接著,

兩個人吃完飯後,什麼也不幹,就面對面坐在書房裡,直接臨時召集了一部分組員遠端上線。

把實驗室的相關技術,一項一項的清理。

最後,速度比想象中的要快。

只是半天時間。

大概晚上六點,一部分技術名單新鮮出爐。

白凡第一次利用自己許可權和上面打了一聲招呼,程式上毫無疑問直接開綠燈。

暢通無阻!

超乎想象的快!

傍晚提交上去的技術名單,大概到晚上八點,前後加在一起兩個小時,就直接下發到保密實驗室面前,並且在這一部分後面備註了一些要求,包括需要的實驗室級別和匹配的實驗進度。

而幾十家保密實驗室負責人,直看到來自白凡實驗室的具體技術名單時。

這一會兒,才真真正正的相信,上午的那一份相關檔案。

不是在開玩笑。

是要來真的。

這一次,白凡實驗室是真的要開放核心技術,在現有的基礎上促進交流。

“這……………白凡實驗室,到底是怎麼想的,這是準備把家底都全部掏出來給我們?”

“全部給我們了,他們怎麼辦?”

“不準備在業內幹了?”

“看看上面的這些技術名單。”

“基本上………是他們的大部分了吧,應該沒有什麼多少保留。”

“如果有的話,可能只剩下最後的航T航空工程部分,這應該是他們未來的重點。”

一位負責人驚訝的開口,驚訝的自言自語,對白凡實驗室,他了解的還是比較多的。

他的面前,技術名單上赫然有著:

【新型結構能源電池】

【可降解高分子的材料】

【X1柔性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