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耐高溫材料方向,分別是四個小組。

第一組:大師兄張超,目前實驗進度在1990k上下徘徊,但這個溫度並不穩固,有的時候會向上突破一點,來到2000k,有的時候下降一點,來到1900k,甚至1850k都有可能。

第二組:二師兄姜文,在1950k固定住,在這個溫度上碰到了關口,和師兄張超相比那叫一個穩定,穩定是穩定了,但是一直突破不了同樣是個問題,目前正在嘗試用實驗資料建模,看看有沒有什麼新的材料配比。

在心態上,二師兄姜文非常到位。

吃嘛嘛香,非常正常,就算是卡了兩三個星期。

也沒有一點事。

按照他的話說:就是天塌下來,也有個子高的在上面頂著。

慌什麼!

第三組:航t航空部耐高溫材料小組,也是目前進度第一個來到2000k關口的小組,所謂的厚薄積發描述的就是他們了,把之前的底蘊發揮的淋漓盡致。

由一開始的進度最慢,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彎道超車,直接飆升到第一,而且非常有希望,第一個拿下整個實驗室耐高溫材料的金屬性方面。

第四組:是王生主任的人脈團隊小組,目前在1900k上下徘徊著,是進度最慢的一組,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很差,把他們拉出去放到外面,依舊非常能打,基本上是骨幹力量,只不過他們運氣不好,碰到能力這麼強的三個小組,一直被壓著,以至於搞得都有點懷疑人生。

就因為這麼一件事,怕影響他們的心態,接著影響整個進度,白凡時不時的過去,鼓勵兩句,他們才慢慢的調整了過來,在原來的基礎上能進一步研究。

現在想一想,

亂七八糟的事情混在一起,正確的處理。

想要把一個大型實驗室,良好的執行起來,其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一會兒,白凡可算是明白了。

“幸好,我有王生主任吶!”

“有主任在此,基本上穩操勝券,白凡實驗室不能沒有王生主任,就像是印d不能沒有莎士比亞一樣吶。”

白凡靠在那裡,有些感慨的自言自語。

想起幾個月之前的事情,莫名的有些唏噓。

接著,他拋開航t航空部耐高溫材料小組,其他剩下的三個小組,白凡都一一的拉過來,在目前的方向上商量了一會兒。

有的是商量方向,重新研究一些新的,有的是商量材料配比,在現在的基礎上,加入一部分其他材料,亦或者是整體上的調整,大刀闊斧的重新開幹。

三個小組,

給出的解決方法,沒有一個相同。

都是根據情況而提出來的。

一直持續到晚上五點。

白凡才稍微能有一些休息時間,同時,把剛剛的一些問題記錄下來,彙整合冊,這都是實驗資料不可或缺的經驗。

非常重要!

在系統空間裡,

白凡基本上把檔案資料上描述的一些知識,全部搞得明明白白。

非常透徹!

在看到做出來的實驗資料時,再加上小組成員的一部分描述,基本上大差不差,一眼就能明白其中哪個方向出了問題,或者是說,白凡是在現有資料的支援基礎上進行判斷糾正一下。

這是他的作用!

也是在實驗室裡最重要的一部分。

確定整體的大方向!

叮咚……

正在這時,手機提示音響起,靠在椅子上的白凡掏開手機,看清楚上面的聯絡人之後,露出一陣燦爛笑容:

【丫頭:白凡榮譽院士,恭喜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