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仰衰退,文明燦爛(第2/2頁)
章節報錯
“否則你以為,他們兩個如今為何會專注於這裡?”
夏青陽搖搖頭。
通天教主笑道:“因為當佛門盛極而衰的時候,就是天地開始對他們清算的時候。”
“他們已經不敢回去了,你看他們留在洪荒的化身,是否還有什麼好下場?”
夏青陽驚訝地將目光投向洪荒,主要還是小黃那邊。
小黃的本體是衡天玄黃尺,可以從天道之中察覺到許多有意思的事情。
就比如現在,那作為接引善屍化身的阿彌陀佛已經出現修為退化的情況。
作為聖人的善屍化身,其修為已經比不上如來佛祖了!
難怪很長一段時間,這阿彌陀佛都是不顯山不露水的,原來是根本不能顯化啊。
而阿彌陀佛的狀態已經算好的了,準提留在佛門的惡屍化身,也就是‘準提佛母’,如今竟然已經退化到了三大士一個水平。
佛果都丟了,只得個菩薩位,這是何等的淒涼?
原來這種情況在佛門中早有徵兆,而西方二聖這才拼了命地要把佛法東傳。
在他們看來這或許是唯一的機會了?
大教氣運對於三清來說其實可有可無,反正當年通天教主把自己的截教都玩崩了,他反而能夠安安心心地閉關,還有所突破呢。
可是氣運對於西方二聖以及女媧娘娘來說就很重要了。
女媧娘娘不立大教,就是擔心自己無法鎮壓住大教氣運,導致牽連自己。
她以造人功德成聖,只要人族還是天地主角她就聖位穩固。
西方二聖就不一樣了,他們是以大教氣運成聖,還是向天道借貸無數之後成聖的。
最終結果會如何夏青陽不知道,通天教主也說不清楚,總之不會很好就是了。
夏青陽依然在混沌中造他的‘高達’,洪荒中的事情他也繼續關注。
佛法東傳後,東土算是進入了一個較為平穩的發展階段。
因為從先秦時代流傳下來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墨家、法家、儒家、道家這幾派思想在這個時代都發展到了巔峰,而沒有因為重重緣故而滅亡。
在這些思想的集中爆發之下,大唐天下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昌盛局面。
大唐沒有因強而亡,反而變得更強。
各種思想在碰撞、在交匯。
富庶的生活沒有讓人空虛,因為這些思想與智慧及時地填充了他們的內心。
越來越多的學者出現,他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去開拓、思考這個世界了。
這是一個民智啟發的時代。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有著自我思考的能力,這個世界也就開始往夏青陽所期望的那個方向發展了。
原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己在這天地間的位置,開始琢磨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理想。
對人生的憧憬也不再全部寄託於對神佛的祈禱,而是對自身能力、自我奮鬥的信心。
佛門傳過來的時機還真不湊巧啊。
大唐子民現在就進入了一個‘理智信仰’的時代。
或者說是一種‘泛信仰’的時代。
大家才不會只信仰一個神呢、一個佛呢,甚至一座廟裡面可以把觀音大士和財神爺放在一起。
畢竟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等這些學說也已經變得相互交織漸漸不分彼此了,信仰什麼的哪裡還需要分得那麼清楚?
管用就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