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階段,隨著功夫的加深,人會逐漸體會到靜所帶來的快感。

最後,也是最高深的是舍念清淨階段。

這一時期,連靜功所帶來的快感都已拋去,乃是一步步消除雜念,最後達到的空無所空的圓滿境界。

大多功夫對靜功要求不高,只要能夠進入離生喜樂的狀態就可以入手,當然以舍念清淨的狀態去修煉自然是最完美的。

所謂“先天一炁,自虛無中來”,入靜的程度越深,自然越是接近那先天一炁。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入靜入得越深,炁的流轉和凝結就越順暢,靜到極致,甚至有不靠功法就變強的可能。

但是多數異人不過僅僅處於靜功的第一階段,或者第二階段。

靜功的圓滿階段天下少有人能夠達到。

馮寶寶應該是達到了這一層次。

此外,龍虎山上那位許久不曾下山的老天師應當在多年前就達到了這種層次。

就是算上這位,呂真也只能確定兩個人達到靜功的最圓滿階段。

徐翔的母親在評價馮寶寶時,說馮寶寶薄涼得不像個有血性的人。

這是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若是從修煉的異人來看,馮寶寶的狀態實則是無數人求而不得的一種狀態。

那正是道家所說的赤子心態,無憂無懼,無愛無恨,心境不因外物的影響而起一點波動。

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所以看起來渾渾噩噩的馮寶寶即使不主動修煉也能變強。

不說第四階段,只第三階段,能夠達到者也是寥寥無幾。

呂真在三年前才堪堪邁入靜功的離喜妙樂的第三階段,在年輕一代已經是少有人能比。

在他至今所見過的所有年輕人,無論是呂家人,還是王家人,沒有發現一人的靜功達到他所在的層次。

這除了天賦之外,更多的是與他自身神奇至極,無法複製的經歷有關。

他的身體雖然看起來還不到二十歲,但前世今生經歷了那麼多事之後,心境自然而然超脫於常人,達到超然於物外的境界,於靜功一道進度極快,從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幾乎沒有任何門檻。

但歷經世事雖然使他擁有不同於人的心態,卻也在他的心底深處留下無數的印記。

如同精美古董上的劃痕,即便修復了表面,使其在表面上恢復如初,但內裡終究和以往是不同了。

無法斬除深層的雜念,致使呂真的靜功在進入第三階段後便舉步維艱,進展緩慢。

若是他的設想能夠成功,能借助明魂術強行斬去雜念,跨過靜功第三階段,直達最後的圓滿階段,那麼他的練炁速度肯定要比現在快上一大截。

這樣的話,他也不再需要進入內視的狀態,就可時時進行修煉,就連日常生活中也能不間斷。

對於異人而言,練炁進度才是根本。

要是在練炁之上被卡住,即使能夠得到再好的功法,甚至是直達羽化的功法又有什麼用?

呂真的右手抬起,與兔子連結的藍色之炁縮回,與食指一同點在眉心之上。

明魂術的藍色之炁化為五指模糊的小手,抓進他的腦海中,撫平精神意識的微弱動盪。

意識之中,黑暗澎湃,洶湧而來,最後的意識之光逐漸變暗,最終被完全的黑暗淹沒。

隨著變得若有若無的呼吸,意識波動近乎完全消失。

五感斷絕,慾望消散。

沒有自我與他我之分。

也沒有物與我之分。

房間內,一隻癱軟在籠子裡的兔子,一個似雕塑一般盤膝而坐的青年成為一副靜止的畫面,彷彿能夠一直持續到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