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有人不惜以大價錢購買字畫了,用心去體會,真的意境悠長。”

方國鋒身處其中,由衷的感慨。

他是著名的偵探長,在字畫方面不過是粗人一個,絲毫不懂得賞析。

但是當認真去看這些字畫時,他隱隱能感受到創作者的情懷與才學,甚至能讓人沉浸其中。

確實當得上無價之寶。

“方隊不如也買求購一副?”助手阿杰開玩笑道。

方國鋒哈哈一笑,“就是把我賣了也買不起。”

接著,他面色一正,“好了,開始咱們的任務,不要放過每一個角落,認真尋找楚雲可能留下的所有線索!”

“遵命!”

雖然說四美直播時已經在很多地方尋找過私房錢,但是專業程度哪裡能跟方國鋒相比,他們自信能找到更多的東西!

……

書畫專家們的鑑定認真而細緻。

但是,直播間的眾人卻沒有絲毫的不耐,反而越來越多。

一名老者放下手中的放大鏡,語氣無比惋惜道:“這些書畫,無一不是傳世之作,只可惜偏偏都是贗品,反而讓它們的價值大打折扣。”

很快他的話就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同。

“是啊,以這些人的水平,完全可以畫出自己的風格,再不濟蓋一個臨摹的印章,那也是自己的東西足以傳世了,為何偏偏要選擇做贗品呢?”

“空有一身才學,眼界卻可悲、可嘆啊!”

所謂贗品,便是假貨!

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這些字畫雖然出色,但是都蓋上了印章,而且蓋的是原作者的印章!

比如《蘭亭集序》蓋的印章為“逸少”,所謂逸少,便是王羲之。

再比如《清明上河圖》蓋的印章為“張擇端”,也正是原作者。

其他的作品也都是如此。

這些字畫可能是真跡嗎?顯然不可能!

所以只能被稱為贗品!

其實《蘭亭集序》的真跡早已失傳,現在陳列在京都博物館的不過是馮承素的臨摹版本,但是雖然只是臨摹版本,卻和贗品有著本質的區別。

贗品就是再好……那也是假貨!

知道了這其中的區別後,所有的水友們也俱是議論開了,無法理解這波操作。

“對啊,這群人到底怎麼回事?明明有實力,為啥非要做贗品?”

“難道這是在致敬偶像?”

“你們可知道,就算是《蘭亭集序》的臨摹版本,估值也超過了兩個億,但是這個贗品《蘭亭集序》,頂天也就賣個幾千萬。”

“不做贗品,蓋上屬於自己的印章,說不定還能流芳百世,不是更香嗎?”

……

然而,京都陳列館副館主郭明達卻沒有理會眾人的議論。

他死死的盯著面前的《清明上河圖》,眼神複雜到了極點。

激動、震驚、駭然、不敢相信、懷疑人生……不一而足。

他這種身份之所以親自過來,就是衝著《清明上河圖》來的。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就收藏在京都陳列館,同時也是郭明達最喜愛,研究最深的一副畫作。

在知道這個直播間出現了完整的《清明上河圖》後,他便日思夜想,做夢都想看一眼。

所以,在來到這個書房後,他的目光便一直沒有從《清明上河圖》上移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