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酒店出來,我們就各自分開了。

我和陳雪一組,準備去鬧市街的茶樓先逛逛。

港島這個地方,有很多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身處其中的時候,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繁華。

當然,一座城市不可能全是這樣的地方,其實這樣的地方並不多,尤其是在港島,絕大部分地方甚至都不如三四線的城市。

這裡的很多街道,不管是住宅還是其他建築,其實都很老舊,頗有年代感,充滿了老街的市井氣息。

我其實是很喜歡這樣有煙火氣息的街道。

但不得不說,港島的建築通常都修得很高,即便是有些‘貧困’的地方,住宅區都能修到二三十層樓。

而這些地方的住宅佈局,讓人感覺很壓抑。

我和陳雪逛了很多地方,這些地方住的大部分都是比較貧困的家庭,他們的家,四面都是很高的樓房,而每一層樓,就好像農村平房的格局一樣,有二三十戶人家。

當我們一眼望上去的時候,那種密集感讓人很不適。

我算是明白港島的靈異事件為什麼這麼多了,按照風水學上所說,像這樣的風水佈局,把所有的‘氣’都鎖在了裡面,不見陽光,‘氣’就匯聚不散。

而住在這樣的地方,終日讓人感到壓抑,怒氣和怨氣全都匯聚在了這裡面,這對住在這裡的人是沒有好處的。

如果有人身故的話,亡魂也容易被困住,就會出現所謂的靈異事件。

我不由得嘆了口氣,當貧富差距太大的時候,窮人的日子是真不好過啊。

接下來,我和陳雪去了那些老街的茶樓。

港島的人很喜歡喝下午茶,而且幾乎每個地方的老頭兒老太太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健談。

散一圈煙,點一壺茶,這些老人家就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我們問的,自然是那篇鬼故事裡發生的事,去了幾個茶樓,問了十幾二十個老頭老太太,他們對這起事件有兩種極端的看法。

第一種就是完全相信這起事件是真的,有的老頭老太太甚至還能講出細節,但在那篇鬼故事裡面,這些細節是沒有的。

有的人甚至說他當年還就住在那附近,是親眼見過的,但當我問當年的事發地點具體是在哪個地方,這些人就開始支支吾吾了。

還有的人說,他還在那家潮湧記餐廳吃過飯,而且經常去,同樣當我問潮湧記餐廳的具體位置,這些人又開始支支吾吾了,要麼就說時間太久,已經記不起來了。

很顯然,這批信的人,是最容易相信謠言的人,他們為了讓謠言更真,甚至會自己去補充細節,甚至會說自己是親身經歷者。

對於他們來說,謠言是不是謠言根本不重要,他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而且也要讓別人也相信這是真的。

而另一種,則是不信的人,這些人自然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任何的靈異事件對他們來說,都是封建迷信。

我和陳雪浪費了將近三個多小時,硬是沒問出一點有用的線索,反倒是又聽了好幾個版本的鬼故事。

離開茶樓之後,我們漫無目的地在街上閒逛,逛著逛著,竟逛到了永珍花園的附近,也就是如今這起事件的事發地。

我正愣神,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呼喊。

我和陳雪轉頭一看,只見三個騎著摩托車的年輕人,正在搶一個老乞丐的錢。

這三個年輕人頭髮染得花花綠綠,比宋飛還非主流,一看就是那種不務正業的人。

我心說這還得了,媽的連乞丐的錢都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