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打不通電話的阿婆用方言對葉舟一行人千恩萬謝,從嚮導的口中葉舟得知,她是因為聽不懂電話裡說的“無服務”,以為自己兒子不接電話,以為自己是被拋棄了。

對她來說,這大概是在這個風燭殘年的年紀裡,遇到的最可怕的事情。

在打通電話之後,葉舟又教會了她怎麼聽電話裡的提示音,她的情緒立刻好轉,甚至還拉著嚮導非要留他吃飯,但葉舟的行程還沒有結束,眾人也只能謝絕。

從阿婆的家裡離開之後,葉舟一行人繼續前往其他居民點,協維檢修員要在每個居民點做路測,所以正好也跟他們同路,看完了幾家典型的留守老人之後,葉舟動身返回,檢修員則繼續深入,去做他例行的路測工作。

重新回到河谷後,已經憋了小半天的葉瀾終於開了口。

“哥,我現在知道為什麼說星鏈是個廢物了。”

葉舟看了她一眼,心裡也覺得有些好笑。

實際上,在出發之前,葉瀾還因為星鏈的實用性跟自己爭論了一番來著。

從她的觀點來看,星鏈雖然具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對偏遠地區的覆蓋優勢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應該拒絕它,而是應該想辦法去搶佔先機。

葉舟不贊同這個觀點,但之前他給葉瀾說的都是些技術上的解答,比如有效通道不足,穩定性差,基建難度不比地面基站小,星鏈地面基站能耗高維護難度大等等,這些理由如果用資料化的方式呈現是具有說服力的,但空口白牙的說出來,旁人還真聽不下去。

“怎麼又說是廢物了?來,你說說看?”

“第一個是成本的問題。哥,你之前說了,星鏈一顆衛星的成本是200萬叨樂,但是通道寬度只有40g,現在一個普通的4g基站都有20g了,而且剛才聽那人說,小型站的建設成本最多也就20萬,人民幣。”

“雖然覆蓋範圍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透過數量彌補範圍的差距,實際上問題並不大。”

葉舟點了點頭,開口補充道:

“實際上,現在大部分基站都有微波方案,在偏遠地區,兩個基站之間的距離可以拉得很遠,這一個技術繼續發展下去,會進一步抵消星鏈的覆蓋範圍優勢。”

葉瀾嗯了一聲,繼續說道:

“而且不只是這個,我覺得,這主要是路線的差異。”

“具體說來聽聽?”

“就是,你看啊,星鏈的ppt吹的是要解決偏遠地區的網路覆蓋問題,可實際上,他們解決的也就僅僅是網路覆蓋而已。”

“也許那裡的居民可以用得上網路,但他們完全享受不到基建的額外紅利。”

“不需要修路,不需要巡檢維護,不需要人員和物資的交換,那即使有網路,又能怎麼樣呢?”

“上網買一個東西,難不成還能隔空給我傳過來?還不是得依靠郵遞員?既然依靠郵遞員了,那為什麼不順便把地面基建做好?”

“星鏈的思路跟我們現在的思路根本就不一樣,我們是真的想要建設一個全連線的世界,但星鏈......如果這個系統建成了,它造就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資訊孤島而已。”

聽到葉瀾的解釋,葉舟先是點頭,隨後又搖頭。

“這麼說是有道理的,但也不完全正確。星鏈系統對於醜國人有天然的好處,因為他們本質上就不存在像我們這樣的‘底層需求’。”

“我們在看到一個地區沒有網路的時候,會進一步想到,他們也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商品流通,所以,當我們去解決沒有網路的問題時,會考慮怎麼樣用最高的效率同步解決其他所有問題。”

“但是他們不需要,一方面,他們的交通網路、底層生活水平是高於我們的;另一方面,說實話,他們也沒那麼關心那一小部分人的生死。”

“吃不上飯?餓著唄,誰讓你自己不會開車去買的?”

“在他們那種體制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最佳解決方案,所以星鏈才會進行得這麼順利。但我們不行,我們要做就得一次做到位。這是為一時謀和為萬世謀的本質區別。”

說話間,一行人已經重新回到了跨過“遊客區”和“非遊客區”的特克斯河,他們迎面撞上了一個國網的檢修人員,果然跟之前的檢修員說的一樣,國網已經用上外骨骼了。

他的背後揹著高高的儲物箱,在雪山、河流的背景下,真的就跟死亡擱淺裡的畫面一模一樣。

唯一的差別是,他和他所代表的團體,其實並不是單純地為了報酬和利益在奔走。

葉舟感慨地掏出手機拍下了這一幕,葉瀾更是直接跑上去跟人家合了影,看著他漸漸走遠的背影,葉瀾開口說道:

“哥,你做的外骨骼還挺有用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