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湊到汪洋麵前輕聲問道。

汪洋皺了皺眉頭,回答道:

“得囤點!這裡畢竟不是國內,到時候出了問題使館也沒那麼多的資源可以呼叫,還是自力更生比較好!”

一邊說著,汪洋一邊放下手裡的大包小包,跟兩個兒子交代幾句之後,拉著妻子便下了樓。

而與此同時,數以萬計的華夏人在收到簽證出問題的訊息之後,跟汪洋一樣,在第一時間選擇了囤糧。

他們也許並不知道這個事件背後的邏輯,但刻在基因裡的本能反應,還是讓他們做出了這個正確的選擇。

也許,在華夏境內,囤糧是一件有點可笑甚至是愚蠢的事情,因為這個年代的華夏,糧食和食品的潛在危機早就已經消失無蹤,但在這裡,在土耳雞,卻完全不是一回事。

在之後的兩週裡,局勢一天比一天惡化。

汪洋從華夏返回的第一個週末之後,在土耳雞境內的華夏人突然發現,他們的所有信用卡、銀行卡都被凍結,線上轉賬無法執行,想要花錢,就必須帶著卡到當地銀行去取。

土耳雞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為了防止那幾個偷稅大戶洗錢,可問題是,防止洗錢用得著這麼極端的手段嗎?

顯然,他們另有目的。

一週之後,土耳雞官方開始大規模報道華夏商人在土耳雞境內的“惡行”,那些所謂的惡行半真半假,無一不在暗示著華夏商人對土耳雞國家利益的掠奪、對平民財產的損害。

這樣的宣傳極具扇動性,很快,土耳雞國內對華夏人的態度就開始逆轉。

如果說此前因為華夏投資和技術給當地人生活帶來的改變,當地人對華夏人還有一定好感的話,那麼在這一次的宣傳之後,華夏人的地位就徹底跌到了谷底。

民眾開始抵制華夏產品,大量電子產品、車輛、甚至工程機械都被破壞,當地人拒絕給華夏人提供服務,許多餐廳不對華夏人開放,甚至連部分超市都開始實行歧視政策。

只要是華夏人進入超市,價格自動上浮40%,理由是為保障其人身安全預繳的費用。

很快,購物變成了一項危險而困難的工作,汪洋慶幸自己的先見之明,但同時,又擔憂自己其他同胞的處境。

接近10萬的人數,使館是絕對不可能照顧得過來的。

正式的交涉到底什麼時候啟動,這成了所有人心裡的一個問題。

他們翹首以盼著華夏官方給出解決方桉,但又只等到了令人失望的結果。

時間畢竟還是太短了,兩週之內,形勢惡化的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

這背後絕對有人在推波助瀾可問題是,即使知道這一點,又能做什麼呢?

第三週,騷亂徹底爆發,大量華夏商鋪被打砸,有數人在騷亂中受傷,官方發出了最嚴厲的通知,要求所有華夏人留在住處、緊閉門窗,儘可能避免出門。

聽到訊息的汪洋憂慮地看著窗外遠處騰起的黑煙,他不知道,在那邊的街道上,是不是又有人受了傷。

到底還要多久?到底要怎麼保證這些華人的安全?

他想給使館再打一個電話問清楚具體的情況,但剛剛掏出手機,他又突然放下。

《仙木奇緣》

也許,可以再等等。

......

與此同時,華夏官方跟土耳雞的第二輪溝通正在進行中。

會議室裡,土耳雞官方人員仍然保持著一副公事公辦的敷衍態度,但他們不知道,這次的會議,是給他們的最後通牒。

點選下載最好用的追書ap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