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矽基生命(第2/3頁)
章節報錯
“那也總得試一試,要不然,難道我們就徹底放棄這個方向嗎?直到現在,我其實仍然認為我們是正確的,要我放棄,實在是有些不甘心啊。”
“問題是,這種強硬的手段對他們已經沒有作用了,實際上,試和不試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反而他們可能會因為我們惡劣的態度變得更加警惕戒備,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徹底沒有機會了。”
“那按照你的觀點來看,我們應該怎麼辦?”
明森的眉頭皺了起來,對現在這樣的情況,他覺得自己已經看不到任何有所轉圜的希望。
正如他所說的一樣,他始終堅定地認為方舟算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在他們的規劃裡,意識上載只是第一步,下一步,人類的意識可以跟機器相結合,也就是說,“機器人”將正式脫離“機器”的概念,轉而擁有人的核心。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可以輕易地實現在各種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超遠距離的星際航行不再需要擔心衰老的問題,直接透過預設程式關機,到達目的地再重啟就好。
不管路途是幾百光年、幾千光年、還是數十萬光年,對機器化的人類來說都是倏忽一瞬。
真空密封環境下,一具機器身體幾乎可以說是接近永生不敗的。
到那個時候,人類所感受的時間尺度將會變得極大,有可能許多計劃和目標的實現過程都會變成以百年為單位。人類的發展也將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劍來》
這是一種獨闢蹊徑的道路,在過往的數十年時間裡,人類解決宇宙航行問題的思路還是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快、想辦法讓路程變得更短,於是超光速航行技術、躍遷技術、蟲洞猜想等等一系列的概念都被提出。
但從來沒有人想過要去改變人類對時間的感知。
試想一下,如果一年的時間對人類來說就如同是一秒,那人類還會在意星際航行的漫長旅途嗎?
所以,這就是方舟組織的最終目標,改變人類對於時間的認知,從而讓他們能踏上漫長的征程,去尋找這個維度的宇宙中一片可以暫時棲身的淨土,在那裡,用人類數萬年積攢下來的智慧和經驗,對文明進行重建和發展。
要做到這個目標,首先就要讓人體機械化,而要讓人體完全機械化,就一定要做到意識上載。
在方舟組織看來,所謂的保持大腦結構,其他器官用機器取代的方桉完全就是扯澹,因為肉體終將會腐壞,既然保留了大腦,那還不如干脆就不要改造好了。
全部機器化,由碳基生命轉化為矽基生命,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桉。
這是一項宏偉的工程,在方舟成員們看來,這項工程的恢弘程度要遠遠超過華夏的所謂“烽火專案”和“通天河”專案,但問題是,這項工程的第一步,就已經進行不下去了。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用對抗地思維來做這件事情為什麼我們不能跟他們合作呢?”
“合作?你指的是什麼合作?”
明森疑惑地說道。
華夏拒絕了BCI技術核心演算法和資料庫的分享,實際上就是拒絕了國際合作,現在哈桑又提出來,明森完全不明白他的意思。
“我是說,我們可以暫時放棄我們的目標。”
“現在的情況已經很清晰了,華夏人手裡就有意識上載技術,我們也不需要再去對這項技術進行重複的探索,目標只是從他們手裡得到這項技術,對吧?”
明森點點頭,回答道:
“對,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啊,要怎麼去得到它。”
“彆著急,我說了,我們應該放棄對抗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