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逐漸湧上葉舟的視線,片刻之後,他重新回到了虛空之中。

【破障劇情模擬結束】

【本次模擬評分:a】

【模擬獎勵(結局獎勵):bci晶片及傳輸技術】

【模擬獎勵(工科男獎勵):抗干擾量子通訊技術】

【模擬獎勵:能量值60點】

【達成結局:登陸】

葉舟毫不意外的看著模擬總結畫面,正如這次劇情模擬的標題所說一樣,這次的模擬獎勵果然是bci腦機晶片技術。

按照獎勵詞條的介紹,這項技術目前只是初級的儲存技術,並不具備像模擬器中所展示的那種輔助計算功能,不過哪怕僅僅是這樣,這項技術無論是對個體、還是對社會能夠造成的衝擊都可以說是巨大的了。

不過,相比起這項技術本身,更另葉舟震撼的還是在模擬中那個所謂“方舟”組織的男人提出來的觀點:

人類要想在短時間內走向宇宙深空,就必須要接受自己仍然是“一條魚”的事實,並且在這個基礎上,為自己創造一個虛假的海洋環境。

這個理論看起來確實極有說服力,因為人類並不是一種絕對理性的動物,來自精神上的干擾會對行為本身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從根本上摧毀某些事情達成的基礎。

所以,對方口中的“經過了無數次深空航行實驗但全部失敗”,很有可能是真的。

現階段的人類,就是這樣一個脆弱的物種。

可是,難道就只要按照他們的方法,讓人們沉溺於經過處理的、虛假的幻覺之中,才能幫助人類自宇宙中遠航嗎?

難道就沒有別的方法可以削弱陌生的宇宙環境對人類造成的影響嗎?

葉舟的腦子裡瞬間出現了兩個解決方案,其中第一條很簡單,那就是無限縮短人類在太空中停留的時間,透過蟲洞、躍遷的方式直達目的地。

這種方法看似有些天方夜譚,但如果按照相鄰維文明所達到的文明高度來看,他們很可能已經運用了這樣的方法。

除此之外,加強人類的精神強度也是方案之一,比如葉舟之前給自己加上的“底線”就是經過驗證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但問題是,這個方案所面臨的倫理困境絕不是簡簡單單能夠解決的,且不說那些必然要跳出來拿“個人意志”、“人權”來說事的西方聯盟,單純在華夏內部,想要應用這項技術也需要好好斟酌。

這項技術確實是一把好用的刀,但如果被掌握在別有用心的人手裡,所帶來的只能是災難式的結局。

想到這裡,葉舟輕輕搖了搖頭,點開了結局總結介面。

【方舟組織製造的虛擬入侵危機最終得到化解】

【參與實驗的所有人員均被解救,華夏獲取了方舟組織大部分裝置和技術文件】

【此後,bci腦機傳輸技術發展進入新時期】

【從追求速率到追求安全性,腦機技術發展經歷了痛苦的轉型期】

【在經過近20年的變革之後,這樣的轉型被證實是正確的】

【腦機人腦物理隔絕系統大規模普及,人腦獨立性大幅提高】

【30年後,第一代分離型bci晶片誕生】

【此後,人機互聯技術轉入去中心化時代】

【曾經甚囂塵上的“主腦危機”論消失】

【人類從根本上成為了機器的主人】

看到這裡,葉舟長舒了一口氣。

他曾經也擔心過隨著人工智慧和腦機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和ai憑藉超高算力反向控制人類,但顯然,未來的決策者們也看到了這個風險,甚至他們的考慮更加周全。

這樣一來,他自己就不用再去費心處理bci傳輸技術中意識隔離那部分複雜的技術了。

葉舟放心地退出了模擬器,隨後直接匯出技術文件,馬不停蹄地找到陳昊,把文件交到了他的手上。

後者看著葉舟手寫的簡略說明,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