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的模擬,BCI傳輸技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星辰永在,人族永昌】
葉舟跳過了字幕,直接點開了劇情模擬介面。
在這之前的兩個月時間裡,透過反覆試錯的枯燥過程,他已經拿到了小太陽劇情新一次模擬的獎勵,但到手之後他才發現,那一次的獎勵其實對他來說已經並沒有太大作用了。
上一次的模擬是與焊接技術相關的,提供的獎勵是鐳射焊接器技術,對標的顯然是核聚變反應堆第一壁所需要用到的高強度焊接。
但實際上,在高能脈衝鐳射器出現之後,在總技辦的統籌下,華夏國內的一些企業已經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對鐳射技術的商業化適配,大量先進的鐳射焊接器出現,最誇張的公司甚至推出了體積比一隻鋼筆還要小的高精度焊接器。
也就是說,上一次模擬所提供的焊接技術,其實現實中已經有了,並且還發展得相當不錯。
這是葉舟第一次遇到現實世界的技術超過模擬獎勵的情況,不過他倒也並不覺得意外,隨著一些“基礎性”技術的不斷發展,那麼偶爾有一次,像這樣的擴充套件型技術的發展速度超過模擬器的重新整理速度也很正常。
更何況,這樣的情況顯然並不常見,因為小太陽的下一次模擬劇情,就是當前華夏最為緊缺、也無從下手的高效能偏濾器技術了。
不過,按照葉舟的計劃,現在的他並不打算去開啟有關偏濾器的模擬,而是點開了“智械之國”的劇情模擬介面,進入到了“無形教師”的劇情簡介中。
這次的劇情簡介同樣極為簡略,內容上大概說明了所謂“無形教師”所指代的BCI傳輸技術。
簡單的來講,這項技術的目的在於使人類能夠跳過五感訊號的複雜處理過程,直接透過電訊號編譯刺激大腦神經元,將外界資訊傳遞和記錄到人腦中。
如果要說得具體一點,人類獲取資訊的路徑大概分為三步。
第一步,透過感官感知外界的資訊;第二步,透過神經系統將資訊以電訊號的形式傳遞給大腦;第三步,大腦對電訊號資訊進行處理,並匯入到負責記憶和思考的大腦前聯合區,形成短時和長期的記憶。
在這個過程中,人的大腦需要分出相當一部分功能來處理和儲存資訊,相當於同時發揮記憶體和硬碟的作用,這樣的運作機制限制了大腦本身的運算能力,也可以是對人腦功能的一種浪費。
而“無形教師”所提到的BCI傳輸技術,其核心就是用外接的電子裝置替代記憶功能區,透過對大腦電訊號的全面解析,構造大腦思維與資訊編碼的對映規則,從而達成“人腦電腦”的基本聯絡。
在這樣的聯絡下,人腦的儲存功能得到解放,非必要的運算也可以遷移至AI晶片中,整個大腦將在晶片植入之後慢慢轉化為純粹的中央處理器,只負責運算、呼叫功能。
這樣的執行邏輯將可以達到對人腦算力最完全的解放,也是未來進一步將人腦算力和電腦算力融合的基礎。
這也是這次的劇情模擬被稱作“無形教師”的原因,將必要的資訊和知識以填鴨的方式灌輸到晶片中,可不就是替代了一部分的教師的工作嗎?
葉舟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經看過的一篇,在那篇裡,有一幫外星人狠狠地嘲笑了人類的資訊傳遞方式,但同時又被人類可以用傳輸速率低於10B/S的溝通方式進入5B級文明而震撼。
那些已經進入碳基文明進化頂端的外星人感嘆於人類的進化史是“一首來自宇宙太古時代的歌謠”,可在葉舟看來,如果不是真的沒有辦法,誰會願意去唱這麼一首歌謠呢?
如果能直接繼承和遺傳記憶的話,誰願意苦了吧唧地從頭開始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