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世界的變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
陳昊沒有回答,但葉舟從他的眼睛裡已經看到了答桉。
沉默了片刻,葉舟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算了,不聊他了。社會環境呢?你覺得在短期內,西方有好轉的可能嗎?”
陳昊搖搖頭,回答道:
“沒有,起碼兩年之內沒有。他們的悲觀情緒還沒有發展到頂峰,在發展到頂峰之後,還需要有一個釋放的過程,只有這種情緒全部被釋放了,他們才能真正動起來。”
“你看,你之前對這方面的事情判斷還是準確的,現在他們已經出現了閹割派和逃亡派的雛形了,一派說要回歸自然,回到農耕時期,一派說要儘快進入太空,做太空流浪者我是搞不懂這麼扯澹的理論怎麼會有人買賬的。”
葉舟面帶嘲諷地笑了笑,回答道:
“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都是為了活著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夠弱人家就不會打他了.......講道理,這種鴕鳥思維還是挺有市場的。”
“別管有沒有市場,反正現在他們的發展已經停滯了幾個月了,糧食減產、重大科研專案暫停、所有資源全部用來維持秩序了,再這麼下去,我們就只能跟他們做切割了否則還要被他們拖累。”
葉舟嘆了口氣,想到那個他只在新聞上見過的男人。
布魯斯康恩能救得了他們嗎?赫爾墨斯能救得了他們嗎?
恐怕都不行,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從陣痛中恢復過來。
他們的動作太慢了。
反觀華夏這邊,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他已經協助華物院完成了大型鐳射器的設計和製造,而ANRHT材料也在三尺研究所的幫助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製造,馬上就要進入大規摸製造階段。
嗶嘀閣
金烏完成了所有風洞實驗,核能發動機進入最後的高空試車,機身和心臟即將合二為一,最多隻需要再等一年的時間,全人類就可以見證這架將要改變世界的飛機的首飛。
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極為順暢,當華夏人清晰地看到那柄懸在頭頂的斷頭刀時,他們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潛能,而這個時候,華夏官方恰到好處地悍然發動了對資本的全面圍剿,從那些人手中奪回了大量剩餘價值。
受到物質鼓勵的勞動人民情緒愈發高漲,短短數月的時間,那個曾經流行了數年的叫做“躺平”的詞語,似乎突然從華夏大地上消失了。
這是一個既矛盾、其實又並不矛盾的事實。
矛盾的是,在所謂“末日”的背景下,華夏之外的大部分國家都陷入了混亂,躺平、等死、擺爛、活在當下.......這些詞彙所描述的現象全面鋪開,他們在意識到自己的結局之後,幾乎統一進入了陣痛期,進入了對未來的絕望和迷茫中但華夏人卻完全相反。
他們在用最積極的態度,來迎接自己的結局。
這是的確是矛盾的,如果知道自己必定會在已知的某個時間點死去,那努力的意義在哪裡?
可是,如果將這個問題繼續拆解下去,繼續去討論現象的本質,也許就能夠發現,其實這一點都不矛盾。
因為,這是華夏曆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普通人對自己命運掌控程度最高的一個時期。
末日就要來了,權力全部交給你們自己。
資本家的利益被剝奪,因為囤積已經沒有意義;各類豪閥或被打倒、或主動投入洪流,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家族能延續多久;利益集團土崩瓦解,在兩大巨型專案、全產業飛刀模式再加上官方監管全面介入的背景之下,所有資源都被迫向同一個目標傾斜。
普通人,唯有普通人,他們握住了屬於自己的刀劍、握住了鋤頭、天平、斧頭、鐵錘和鐮刀。
一切都在他們自己的掌握之中,20年後的那場危機一旦過去,他們將要迎來的,就是一個嶄新的時代。
誰會錯過這樣的機會?誰會拒絕把自己的名字寫入歷史?
哪怕是最功利主義的人,也會在自己心裡默唸幾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是的,在西方人看來,末日是審判,但在華夏人看來,末日是一個機會。
是一個鉅變的契機。
他們似乎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自己能夠戰勝所謂的末日?
那是當然的,因為,他們已經跨過了太多被西方人成為“末日”的劫難。
對他們來說,每一次的“末日”,都是浴火重生。
點選下載最好用的追書app,好多讀者用這個來朗讀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