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哈爾普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順著譚民的視線繼續向東看去,在海的那一邊,伯明翰國家實驗室,希利組織總部,奧爾多正組織著希利核心成員進行一場閉門會議,而會議的主題就是有關最近的南島進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前期所制定的透過宗教限制當地事態發展的策略已經基本失敗了,華夏方面的反應比我們預想的要更迅猛、更兇狠。”
“他們目前雖然實力佔優,但仍然延續了此前一貫的非對稱策略,沒有在宗教上跟我們糾纏不休,而是直接透過其他方面的動作打斷了我們後續的一系列佈局。”
“萊蒙尼爾營事件只能算是個引子,也沒有對我們造成嚴重的威脅和傷害,003號艦隊後續的航行訪問活動才是真正的殺手鐧。”
“按照他們目前的訪問清單,在未來短期內,他們會完成對整個歐洲的‘存在宣告’,我們的區域存在現狀將會受到嚴重的挑戰。”
“不得不說,對方的經驗比我們要豐富得多以前他們只是沒有機會,現在,讓他們佔據主動權之後,他們做得遠遠要比我們好。”
聽到他的話,會議室裡的眾人沉默地點頭。
作為這個國家最高決策層的成員,他們早就已經獲取了萊蒙尼爾營事件的詳細報告,也知道了對方在吉布提基地所進行的例行起降訓練對己方士兵所造成的精神傷害。
在短短兩週的時間裡,萊蒙尼爾營就已經報告了15起因重度精神疾病導致的緊急送返和撤離,另外還有超過400名軍人對營地管理層發起了抗議和投訴,這四百人的精神狀況也不樂觀,如果不進行即使干預,恐怕他們的結果就跟那15名士兵一樣。
除此之外,其他計程車兵也並非一切正常,長久的睡眠不足導致營地幾乎全部停擺,訓練已經完全終止,打架鬥毆事件層出不窮,甚至在這樣一個前哨基地裡,為了避免大規模騷亂,居然都實行了嚴格的槍支管控。
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就是完全禁槍。
在一個軍營裡實行禁槍?
這是希利組織的眾人聽過的最大的笑話之一,但事實卻由不得他們懷疑,因為如果繼續按照此前的武器管理條例進行管理,恐怕都不需要別人動手,萊蒙尼爾營內部自己都已經殺的血流成河了。
《全金屬外殼》電影裡只有一個被逼瘋的人,萊蒙尼爾營裡可是有400個。
“萊蒙尼爾營事件我們確實損失很大,但這是基於我們無法對他們做出相應的軍事反制的現狀才造成的後果,並不能說是我們的策略出了問題。”
“我認為,我們策略上的問題主要還是宗教方面這是一步臭棋。”
“華夏人怎麼可能吃這一套呢?不要說官方對於宗教的態度了,他們的人民都根本沒有宗教的概念,他們壓根就不信神,又怎麼會受制於一個陌生的神?”
座位上的一個眼鏡學者開口說道。
他的名字叫凱威,實際上,在奧爾多最開始制定跟羅馬教廷有關的策略的時候他就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但奈何他一個人的意見並不足以改變決策,所以最後這條他本來就沒有抱希望的策略還是執行了下去。
聽到他的話,奧爾多並沒有任何不滿的反應,只是微微點頭後說道:
“也不能說宗教方面的策略是徹底失敗的,至少我們確實在南島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那根本不叫進展,那叫提純。”
凱文毫不猶豫地打斷了對方的話,然後繼續說道:
“你以為我們在南島爭取到的那些人能代表什麼?他們代表的本來就是那些不會投向對方的、堅定反對和平的人群,無論華夏做什麼,也不可能把這部分人爭取過去,而我們所發動的宗教攻略不僅僅沒有給我們爭取到新鮮的血液,反而親手幫助他們把這部分人篩選了出來。”
“就這樣,還能叫做進展嗎?”
“難道所謂的進展就是,幫對方更加清晰地把敵友勢力區分出來,好針對這兩者實行不同的策略嗎?”
“我說了,華夏人根本不相信宗教,我們也沒必要自欺欺人地去鼓吹這方面的成果。”
奧爾多的眉頭微微皺起,他知道凱威所說的是正確的,但在他心裡仍然有一些不甘。
“但是,華夏人是信宗教的,比如他們自己的本土宗教就有道教......”
“.......你完全搞錯了,華夏人信的不是宗教,而是祖先。所謂的道教也是基於‘先祖’這一個概念逐步發展起來的。”
“他們的宗教是一種功利主義的宗教,他們相信的是,對人世有貢獻的就能成神,成神後能繼續為人世謀福的就能坐穩神位,而如果你是一個不講理的神......那會有無數的普通人爭先恐後地把你拉下神壇。”
“這倒是跟北歐神話有些相似都是突出反抗,或許我們應該從這方面下手.......”
奧爾多插話道。
凱威用略帶嘲諷的顏色瞥了一眼奧爾多,開口反駁道:
“北歐的那種反抗也算反抗?華夏的宗教體系裡可沒有某個私生子反抗父親的橋段。等等,這個話題說的太遠了,總之,這個策略已經基本宣告失敗了。”
“我們還是繼續討論後面的策略吧。”
聽到他的話,奧爾多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直接跳過了本來要總結的一大段內容,直接開口說道:
“無論凱威的觀點對不對,但至少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們確實不應該再繼續討論這個已經過去的事情了。”
“那麼,迴歸到正題,我們現在想要做的事情是沒有變化的,我們仍然是要考慮透過拖慢南島進展來達成對他們的制衡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