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答案(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此之前,葉舟也曾經仔細看過模擬器提供的AES技術的文件,他一直不理解的是,為什麼在演算法模組中關於影象識別的部分會做得那麼龐大和複雜,一開始他以為那是為了保證影象精度,但現在看來,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這部分的程式碼,只是為了解決神經自糾錯問題而存在的。
高精度相機與人眼存在本質區別,一個很簡單的粒子就是,在民用領域,哪怕是再先進的相機,也不可能像視網膜神經節的細胞那樣對不同亮度的區域進行動態的增益調整,要實現這樣的功能,就需要使用所謂的SMEHDR演算法。
而SMEHDR演算法是透過後端處理系統實現的,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大量的冗餘資料集,這些資料集會立刻啟用人腦神經的自糾錯功能,從而將其修正為正確的視覺訊號。
但問題是,這些最終版本的視覺訊號還會反寫到相機系統中,從而動態調整SMEHDR演算法的資料,兩者不斷相互作用,最後哪怕不成為死迴圈,也將佔用大量的算力。
並且,亮度動態增益還不是相機所面臨的唯一問題,中央解析能力差異、單光子解析能力差異、too mapping演算法、色彩和色域敏感度差異……各種各樣的問題疊加在一起,讓糾錯難度呈幾何倍數提高。
計算機能承受這樣的計算量,那人腦呢?
所以,在實驗才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楊毅瑾就已經看出了瑤瑤的不適因為那個時候的她,確實已經很累了。
葉舟深深嘆了口氣,之前的他確實沒有想到,限制AVS技術發展的根本就不是這項技術本身,而是一個幾乎被所有人忽略掉的因素:相機。
並且,問題還不是因為相機不夠先進,相反的,是因為它的功能相對於人眼來說,太過於先進了。
解析度過高、色彩畸變太小、形狀畸變更是幾乎不存在……
如果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達的話,正常人的視覺系統是一臺三流的相機搭配一臺一流的處理器,但AVS系統下,就變成了超一流的相機搭配二流處理器,因為按照目前的方案,AVS系統所建立的神經同路是達不到人體原來的神經通路的敏捷性的。
此消彼長之下,出現問題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兩個方法:要麼定製專用相機,要麼進行侵入式手術,擴寬神經通徑。
但是,這兩個方法所帶來的成本上升和便利性下降,都極不適合大規模推廣。
所以,最終的解決方案就成了,用演算法來彌補裝置的缺陷。
這顯然違背了電腦科學中“程式碼應該儘量簡潔”的原則,所以在事實上也造成了負面的影響。
想到這裡,葉舟輕輕搖了搖頭。
不得不說,自己這個時間線的研究者是幸運的,這種幸運並不是因為己方直接獲取了AVS技術,而是在獲取技術之後,第一次實驗中就選中了一個最為典型的、自糾錯能力最強的被試者。
這樣的幸運一次就把最極端的情況測試了出來,而放在另一個時間線上,恐怕上千次的測試也不足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在聽葉舟解釋完問題的成因之後,陳力的團隊同樣感到恍然,尤其是朱軒,他早就已經發現了演算法中大量的冗餘程式碼,也解析了其中的功能性,但他始終想不通,這些程式碼到底是用來應對什麼問題的。
現在,所有的疑惑都有了答案。
“所以,我們如果要繼續發展AVS技術,還得先從造相機開始?”
聽到陳力的問題,葉舟微微點頭,回答道:
“要麼就造相機,要麼就做開顱手術。後者的風險太高了,總不能像那種科幻片裡一樣,在後腦開個口子接個USB介面吧?感染風險可不是鬧著玩的。”
“好吧…..不過這麼一來,這次實驗要延後了。要造出跟人眼功能相近的相機倒是不難,難的主要還是除錯過程,這個過程,我估計沒有三五年根本下不來。”
陳力的神情有些失望,他的目光似乎不經意地瞥向了一旁安安靜靜坐著的瑤瑤,所有人都能看出來他心中的想法。
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不是失去希望,而重獲希望後,短時間內又將它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