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封鎖訊息(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華夏釋出新品種增產水稻之前,國際輿論上最大的兩個話題仍然是陰巴戰爭和糧食短缺,這兩個話題在醜國官方和四大糧商的聯合炒作之下熱度居高不下,無論在哪個社交媒體、無論談論什麼內容,只要你活躍在資訊平臺上,都會不由自主地被灌輸與這兩個話題相關的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陰巴戰爭會使得糧食進一步減產,國際糧食短缺的現狀將會進一步加重。
第二個概念是,現在國際普遍缺糧,哪怕有某一個國家暫時供給充裕,在國際貿易頻繁的大環境下,糧食價格和供給也會逐漸向國際平均水平看齊。
這兩個概念著實向華夏人傳播了不少的焦慮,哪怕是在糧食供給充足的現狀之下,不少人也仍然有著隱隱的擔憂,甚至連生存類、荒野求生類影片的播放量都上漲不少,催生出一大批新的荒野求生博主。
然而,這樣的情況在新款水稻公佈之後迅速發生了變化,但反應最大的還不是華夏內部畢竟焦慮是焦慮,可大多數人對農科院、對中儲糧的實力還是有自信的。
反應最大的是那些西方媒體,他們已經整整鋪墊了三個月,就為了等到醜國官方做好一切準備後一聲令下,就將早就埋好的炸藥桶引爆,可萬萬沒想到,他們本來想要炸開鋼筋混泥土堡壘,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加強成鈦合金材質了。
.......
紐約,美聯社總部大樓。
對於加利來說,這本來應該是他擔任總裁以來眾多平凡的日子中的一天,但早上收到的那個訊息,讓他不得不破天荒地在清晨9點就爬起來,前往總部參加一次重要的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他們將要對之後的安排與下屬的多家報社和媒體達成一致,並且要聯合國際上其他重要新聞社,對這條極有可能在未來發生爆炸性傳播的新聞實施一致的封鎖。
是的,這條新聞,就是華夏剛剛釋出的有關基因編輯增產水稻的新聞。
在剛剛收到這條訊息時,其實他已經下意識地在腦子裡制定出了包括質疑、反對、詆譭等等一系列操作在內的策略,但經過幾分鐘的仔細思考之後,他全盤推翻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作為一個新聞界的老油條已經完全看清楚了形勢,也明白如果不是在有100%把握的情況下,華夏方面絕對不會在這種敏感的時刻釋出這樣一條敏感的訊息。
既然發出來了,那麼他們的技術就一定站得住腳尤其還是在“水稻”這個本身就具有領先優勢的領域。
所以,想要在輿論上戰勝對方已經是幾乎不可能了,自己能做的,只能是利用己方在新聞媒體領域的強大控制力,儘量降低這條新聞的影響力,限制它的傳播渠道,從而讓它的傳播速度儘量慢一點。
如果能把傳播範圍限制在華夏之內,那麼對於國際社會來說,這就只是華夏人自娛自樂、自我安慰,可一旦訊息出了海、被國際主流媒體報道,無論對它的質疑聲音有多大,最終都會被對方的技術事實所打敗。
這是一道簡單的選擇題,擺在自己面前的選項看似很多,實際上真正有用的不過是一個而已。
來到辦公室之後,加利簡單地喝了一杯咖啡,便馬不停蹄地進入了會議室中,而隨著他的到來,這場討論也拉開了帷幕。
“......我還是認為,我們應該對這條新聞進行負面的報道,理由很簡單:我已經與相關專業學者進行過溝通,我瞭解到,他們所釋出的所謂基因編輯技術依託的是對兩個極為罕見的基因片段的編輯。”
“這兩個片段確實能夠影響水稻的產量和生長週期,我們的很多研究也是基於這兩者的。”
“但是問題是,以我們現在所掌握的基因編輯技術,沒有任何一個基因編輯器可以完成對這兩者的編輯,用一個通俗的例子來解釋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刀太大、需要切的蛋糕太小。”
“各位,你們能想象用一把廚房刀去切開一個細胞嗎?這就是他們這項技術的難度這完全是不可能實現的。”
“所以,我認為,他們所謂的新型增產技術不過是為了應對當前的輿論壓力對民眾做出的安慰罷了,這不僅不能說明他們已經佔據優勢,反而說明他們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試想一下,當一個群體需要透過虛假訊息來安慰的時候,那一定說明這個群體已經無法尋找到更多現實存在的、真實的安慰了。”
“我們只要在這上面再添一把火,就可以徹底把他們燒成灰燼。”
首先發言的是先驅報的一名代表,他的鼻樑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看起來不像是一名媒體從業者,反倒更像是一個研究學者。
而在他的領導下,先驅報確實也是以嚴謹、專業和客觀出名的。
但是加利知道,這一次,他確實想錯了。
用刀子切開細胞?這確實是一個恰當的比喻,但提出這個質疑的學者顯然沒有想過,萬一人家用的不是普通的廚房刀呢?
實際上,根據自己掌握的情報,早在兩個月之前,華夏方面就已經開始了某種新型基因編輯器的試用,這本來是一個保密級別極高的專案,但因為牽扯到的機構和人員過多,還是不可避免地有一些資訊流出,只不過自己當時並沒有把它當成多麼重要的事情來跟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