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那一邊,戰略分析辦公室。

強森端坐在會議桌後,他隱約有種預感,這大概是他最後一次坐在這間辦公室裡發號施令了。

不是因為他將要被撤職,而是,很可能,這整間辦公室的職能機構都要被撤銷。

自從這件辦公室設立以來,從晶片到航發,從能源到軍事,現在又到糧食,他們每一次都提出了堪稱專業完善的策略,但這些策略每一次都落在了空處。

有時候,強森會忍不住去想這其中的原因不是像行動後的總結會議那樣去想,而是實實在在的站在對手的角度,嘗試去理解他們為什麼能夠取勝。

總結下來,他唯一可以看到的一個特殊點,就是那個叫葉舟的工程師。

當時的他在晶片和航發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甚至自己還懷疑過他與新能源電池有關,並且派遣了相關的人員進行調查,但結果卻讓他不太滿意。

這個男人,在驚鴻一現之後,就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在了華夏十數億人口的茫茫大海之中,哪怕自己仍然懷疑他在對華夏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卻也無法對他做出任何不利的舉動。

一來,自己找不到。

二來,如果真的找到了,自己也不敢動手。

如果對方僅僅是一名熱衷於商業、甚至熱衷於技術研究的學者的話,自己以及自己所代表的勢力還能勉強冒險試一試,但他的消失,卻已經暗示了太多東西了。

這是一種訊號。

當華夏官方有意讓一個人隱身的時候,哪怕他並不是真的隱身,外人也不能再對這個人圖謀不軌,因為哪怕只是一絲絲的惡意,也絕對會招來瘋狂的報復。

而這種報復的極限是什麼呢?

根據自己掌握的資訊,華夏有一些科學家的極限是“兌子”,有一些科學家的極限是“戰爭”,而這個葉舟......

如果他真的跟從硫矽電池之後的一系列技術突破和重大戰略都有聯絡的話,那麼,他的極限很可能是......毀滅。

有沒有可能,對他身邊人下手?

比如,情報裡的資訊顯示,他似乎是父母健在,還有一個妹妹的。

思索片刻後,強森有些好笑地驅散了自己這個念頭。

這跟直接對他動手有什麼區別嗎?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居然覺得只能依賴這種手段,才可以取勝了?

是的,這樣的手段己方用得不算少,但往往那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從來沒有被當做決定勝負的關鍵,而現在.....

他搖了搖頭,重新整理好思緒,看向面前亮起的螢幕。

“.......這一次在srbija的重大失誤對我們的前期計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總體來說,計劃的節奏並沒有受到致命地打斷。”

“我們在各個方面的動作仍然在穩步推進中,滯留在srbija的飛機和飛行員很快就會贖回,國際糧食市場也在按照我們預計的趨勢繼續發展。”

“現在,我的建議是,我們應該適當加快在陰都的行動,同時將巴方的威脅等級提高。”

“我們需要讓陰都有足夠的力量來應對巴方接下來有可能進行的打擊行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履行我們剛剛簽訂的武器銷售合同。”

“這部分合同包括短程防空導彈系統、五代機、單兵作戰系統、雷達系統和少量裝甲車。”

“按照計劃,這些裝備本來應該在下月交付,但考慮到陰都國內的情況以及srbija事件的影響,我建議將其前移到本月內。”

“因為,據最新情報現實,巴方與華夏的合同已經執行完畢,他們已經在事實上掌握了制空權,如果不迅速反制的話,我們的計劃很有可能因為陰都的一次潰敗而徹底告破。”

“雙方可能的戰場就在旁遮普邦,而我們在那裡囤積了大量糧食,一旦巴方進入旁遮普邦,這些糧食必然會被全部收繳,我懷疑巴方會直接將這些存糧全部投入到市場中.......”

聽到這裡,強森點了點頭,回答道:

“你的判斷是沒有錯的,但是,這個策略涉及的部門和人員範圍太廣,我們必須要獲取更高層級的審批了。”

“我明白,這個決策不應該從我們這裡出,不過.......如果我們不給國會壓力的話,他們恐怕也很難做出決定。”

強森愣了愣,瞬間明白了分析員的意思。

這是一次賭博。

沒有人願意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上去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沒有人知道,這批武器的運入會不會觸動那隻兔子敏感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