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全部演示都結束之後,葉舟也基本搞清楚了現在這具外骨骼的缺陷點。

正如他所想的,延遲還是最大的問題,在步兵滿掛載的情況下,他們全身的負重超過60公斤,負重系統和運動系統必須同步工作,這帶來的協同壓力是巨大的。

所以,這個士兵在進行一些精細動作比如臥倒、匍匐、翻越、跳躍的時候,往往顯得極為笨重。

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之後,葉舟開口問道:

“為什麼要把這麼多武器塞到一個士兵身上?”

身邊的指揮員直接愣在了原地。

為什麼啊?

這彷彿是一個觸及靈魂的問題,他有許多理由,但一時之間又說不出來。

沉吟幾秒鐘之後,他開口說道:

“葉總,我們的考慮是這樣的,從現代戰爭的發展方向來看,交戰距離一直處於不斷拉遠的過程中,從17世紀的排隊槍斃、到19世紀的300到500米交戰,一直髮展到現在,輕步兵的交戰範圍已經有了向視距外發展的趨勢。”

“所以,基於這個趨勢,再加上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我們整體上認為,去追求步兵單個作戰單元的高機動性和隱蔽性意義已經不大了,最重要的還是單兵火力投送能力。”

“我們要做到一個士兵既能打坦克、也能打飛機,形成全功能的作戰單元。”

“要形成這樣的作戰單元,一個士兵所能攜帶的武器數量就很重要了......你也看到了,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這樣的。”

“有用嗎?”

葉舟好奇地問道。

“從我們前段時間進行的演習來看,說實話,太有用了。一個輕步兵排在達到足夠的火力優勢後,搭配上合理的指揮,完全可以對傳統的機械化步兵連造成重大威脅,我們甚至有過一個班打掉對方4架坦克兩架直升機的戰例。”

“那麼誇張?”

葉舟瞪大了眼睛,他並非對軍事沒有了解,也知道火力對於輕步兵作戰的重要性,但是他沒有想到火力優勢造成的結果會誇張到這種程度。

指揮員點了點頭,回答道:

“很誇張當然,單兵成本也很高,基本上兩三個兵就相當於一臺多功能車了。不過,我們現在其實並不那麼在意成本,因為武器裝備再貴也都是可以量產的,可人員要是損失了,那就真沒辦法補充了。”

“那確實是......好了,我要先去試試你們的外骨骼了。”

“早就給你準備好了。”

一邊說著,指揮員一邊把葉舟帶到了靶場邊緣,為了讓他完整地體驗整個過程,他並沒有安排其他人員協助,而是讓葉舟自己穿上了機械外骨骼。

這個過程中葉舟完全沒有遇到困難,他發現這具外骨骼在人因工程方面做得比他想象的要好得多,各關節的自由度已經達到了極為精細的程度,最難以控制的腳腕和手腕也做了充分的自由度。

這使得整個穿戴過程變得無比順暢,再加上智慧系統的控制,各個部位在確認之後都能自動鎖緊適配,從開始穿戴到整備結束,總共花費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

而武器掛載方面也極為人性化,身後的可活動支架是由手臂內側的操作檯控制的,按下對應機械按鈕,身後的掛架就會自動展開送到可以摘取的位置。

葉舟試著操作了幾次,又開始在靶場上來回跑動,甚至嘗試做了幾個跳躍的動作,隨後他發現,這套操作邏輯要適應起來還真沒那麼簡單。

比如,按照直覺的操作,一次跳躍只需要曲腿後展開就行,但是在過載狀態下,這具外骨骼還多了一個蓄能過程,這也就導致了一個致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