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搞個單兵外骨骼玩玩?(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邊著,那名叫小劉的研究員一邊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幾秒鐘的功夫,另一份報告便以同步展示的方式投到了螢幕上。
“嚯,4680的成組能量密度才240?怎麼搞的,我之前還覺得4680已經很先進了來著。”
“這大概就是由奢入儉難吧。以前咱們搞電池都是搞什麼啊?最佳化ctp,最佳化電芯堆疊方桉、最佳化疊片工藝,甚至是對pack進行材質最佳化,能有個20的提升就夠發專案獎金了。”
“現在呢?一下子從小三位數飈到四位數,再回頭來看,還真是有點看不上的意思了。”
“可不嘛……資料誤差分佈都差不多,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
研究員們看完了分析報告對比,原本懸著的心終於定了下來。
經過接近三週的努力,他們的工作終於算是要完成了。
現在,只需要等待電芯和彈匣電池組系統結合,搬到新能源車上之後,就可以交給總技辦進行釋出了。
他們暫時還不知道對方將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發布這塊新的電池,不過每個人其實都已經收到了一些風聲——或者,從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中,猜到了一些端倪。
“所以,這次電池直接上車,上面是打算直接測一把新電池到底能跑多遠?”
“沒訊息,不過我感覺應該是,畢竟這次官方搞電池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衝擊油車——或者衝擊能源市場。”
“你跟消費者去講那些技術指標是沒有用的啊,他們又聽不懂,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車造出來,扔到他們面前讓他們看看。”
“聽不懂什麼叫密度、什麼叫容量,但你總能看懂里程了吧?一個車能跑多遠,需要充幾次電,每次充電需要多久,這總夠直觀了吧?”
“所以啊,在我們一開始啟動專案的時候,總技辦那邊給我們定下來的目標就是要讓電池上車,估計目的就在於此。”
聽完他的分析,其他的研究員紛紛點頭,停頓片刻之後,又有人問道:
“這次的電芯能量密度飛昇,折算到里程上大概能有多少啊?”
“不好。”
組長搖了搖頭,然後繼續道:
“具體的里程還要考慮車重、電池組佈局、電源管理方桉、行駛狀態甚至路況等等,最後有多少,就看官方要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測試了。”
“他們肯定是不會選擇固定封閉路段的,要不然根本就沒必要這麼大費周章……不過,不管怎麼樣,這款電芯放到車上的話,跑個兩千公里應該輕輕鬆鬆。”
“就是充電速度也在延長,本來硫矽電池充電算很快了,但是容量一大,時間也會拉長。”
“也不算長了吧組長?按照我們的估算,其實彈匣組充滿最多也就是半個小時而已,對比有效行駛時長來,其實比例跟油車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這倒是算了,別管這些了,報告整理好了嗎?給領導發過去吧!”
………
幾分鐘之後,葉舟收到了從實驗室發過來的硫矽電池最新效能測試報告。
體積能量密度1900,放電高效區30%~80%soc,整體引數完全達到預期標準。
按照這個資料估計,矽硫電池的儲能效能相比起市場現存產品整整提升了4倍不止。
“這像不像以前內燃機取代馬車?卡爾本茨的兩衝程單缸汽油機終結了馬車時代,咱們這個電池,會不會也終結油車時代?他的效能優勢太明顯了,無論是里程還是使用成本,都要比傳統油車低一大截啊。”
陳昊有些期待地問道。
葉舟搖了搖頭,回答道:
“油車沒那麼容易被取代的,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我們要做的本來也不是一次性推翻所有油車,只是透過它去開闢一條更寬的道路而已。”
“並且,這塊電池也不只是為了新能源車設計的,它可以用在很多領域,飛機、潛艇、風力發電、船舶全電系統、礦山裝置……總之,新能源車只是個開始,下一步還有更多的應用要做。”
“比如,這麼大的能量密度,我們為什麼不試著搞一個單兵外骨骼裝甲來玩玩呢?”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