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峰值推力,121噸(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估計不會了,有了祁連之後,所有的大推力發動機都會圍繞花轎專案展開吧......之後做逆向工程的話,軍用小涵道比發動機也會參考祁連,我估計渦扇18渦扇20的專案也要重構。”
“那花轎專案之後還有得忙啊......35噸了。”
“還沒結束,現在溫度壓力資料都離額定極值差太多了,扇葉表現也很不錯,繼續看!”
說話間,螢幕上的數值已經緩慢提升到了40噸,但這個推力下,無論是祁連還是ge9x都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
“ge9x還是強啊,這個轉速範圍應該是最常用的轉速了,各方面表現幾乎完美,喘振點也很少,葉尖振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種加工工藝,不服不行。”
“那人家搞了幾十年了,做不成這樣怎麼敢叫世界第一?祁連不也一樣嗎?現在資料很完美。”
“祁連完美是應該的......不對,我怎麼感覺我期望有點太高了啊?”
一旁的同事笑了笑,片刻之後,才回答道:
“不只是你,其實我也一樣.......從試車開始的時候我就覺得,祁連的表現,可能會比我們之前預計的設計引數要好得多......50噸了。”
螢幕上顯示的推力已經達到了50噸,葉舟的心跳開始不由自主地加速。
50噸。
這是整個華夏航空工業幾十年都從未突破的數字,而在今天,由花轎專案組、由祁連發動機,突破了。
從第一代航空發動機開始,到50噸推力發動機,西方用了接近40年。
他們雖然是踩在別人的肩膀之上,但僅僅用了7個月就做到這種程度,又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成功?
“繼續加力。資料正常嗎?”
葉舟的眼睛已經看不過來螢幕上紛亂的資料了,但在他的問題問出之後,所有的監測人員都注意向他彙報。
“溫度正常!”
“喘振點正常!”
“壓力正常!內結構正常!”
“進氣正常!”
“尾噴管和壁溫正常!”
一切正常。
在50噸推力的工作狀態下,祁連發動機的表現甚至不能用完美來形容,而應該是,無懈可擊。
螢幕上的數字仍在緩慢攀升,而這個數字攀升的速度根本就沒有任何波動。
推動操作杆,數字立刻上升。
在某一個瞬間,操作員甚至懷疑,如果自己把操作桿直接推到底,這臺祁連發動機的推力,會不會也立刻順暢絲滑地飆升到一個讓所有人都無法想象的高度?
“現在冗餘載荷有多少?”
“壓力50%,溫度50%,但是我們沒辦法頂到極限載荷去測試,太危險了,我們要預留20%的冗餘。”
一邊說著,操作員一邊繼續推動操作杆。
推力數值上升到60。
ge9x的推力同樣達到60,但相比起祁連,它的推力攀升速度已經開始了下降。
“ge9x快要到極限了,喘振點開始增多,葉尖振動也加快了,鈦合金材料的強度還是不如我們的新材料。”
“祁連也開始出現喘振點了......但是範圍還可控,感覺跟ge9x在30噸推力下的表現差不多啊。”
“確實......應該是材料的加成,工藝上我們沒有超過他們的地方。”
“看來葉工抓主要矛盾是抓對了。上70噸了,艹,ge9x要不行了。”
說話間,ge9x傳遞過來的資料已經全部告警,溫壓接近警戒線,振動達到危險區,葉舟緊急叫停了隔壁試車臺試車。
但這個時候,ge9x的試車情況已經沒有人在意了。
因為祁連,已經突破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