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家知道,人體在死後,有些機能並沒有完全停止,比如指甲,人死後的指甲還是會生長的。”

“形成巨人觀後,屍體的指甲如果長的還夠長,就會在巨人觀的擠壓下,將雙臂擠在棺材蓋板或者棺材壁上,隨著巨人觀的發展,就會產生位移。”“從而留下這種指甲劃痕!”

“***…原來是這麼回事。”

“我頭一次知道,這玩意能有科學解釋清楚…”

“嚇死寶寶了…”

陳言抬抬手,再次翻動投影儀:“給大家說這些,並不是主要的,現在醫學技術非常高,假死的這種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了,起碼在醫院裡輕易是不會出現這種烏龍事件的。”

“但是我們有的時候會在現場碰到屍體,所以,第一時間要做的其實就是判斷死者到底是否真正的死亡。”

“當然,這裡只針對身體沒有嚴重外傷或者腐敗的屍體。”

“一個人是否死亡,並不僅僅是呼吸是否終結,有的假死狀態,假死者呼吸頻率非常低,用手指放在鼻下是根本感覺不到的。”

“而且這種情況下,假死者的心跳也非常緩慢,脈搏也大機率是摸不到的,不是說完全沒有,而是心跳的力量微弱,無法鼓動脈搏強烈波動。”“我今天就簡單的教大家一些辨別假死的方式和方法。”

翻動投影,陳絡。

“其實說起來道理非常簡單,我們判定假死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血液迴圈是否存在來判斷死者是真死還是假死。”

“假死者無論呼吸多麼緩慢,心跳多麼微弱,但是整個機體要運轉就一定需要氧氣的支撐。”

“氧氣的唯一來源就是血液的流動,血液一旦停止流動,人絕對是屬於真死狀態。”

“人一旦真正死亡,切割面板後,是絕對看不到血液流出的。”

“當然,這種方法是有創傷的,我們需要使用一些無創傷的手段去辨認。”

“第一也是最簡單的,就是檢查眼底視網膜血管網路的血液迴圈,這是人體內用肉眼可以直接觀察的唯一血液迴圈的部位。”

“這也是我們現場最長使用的方法。”

聽課的眾人點點頭,陳言說的沒錯。

在出現場的時候,偵緝員第一時間就是判斷對方有沒有死亡。

探視呼吸,摸頸部動脈波動是最最常見的手段。

當這兩種沒有發現的時候,就會剝開眼底檢視視網膜血液流動。

其實如果在醫院的話,還可以透過靜脈注射熒光素,半個小時後觀察結膜黃染的情況。

也可以用聽診器放在胸前或者喉嚨部位聽取微弱的呼吸聲。

都不行的話,可以用心電圖觀察心臟是否有生物電。

當然,現場肯定是沒有這東西的。

“另外,如果這一也沒有反應的話,就剩最後一種應急辦法,找一個細線,勒緊小拇指一截,觀察指肚的顏色是否發生變化。”

“如果有,人就沒死,如果沒有…那就不用看了。”

*************

這幾天,陳言在連城偵緝隊的日子很平靜。

除了一些必要參加的會議,一起案子都沒有發生。

除了日常工作,陳言最多的就是參加一些培訓和講座。

陳言一般都是以受邀講師的身份分享一些辦案過程當中的細節。

現在別說連城偵緝隊,就是整個遼省偵緝大隊論辦案經驗的豐富程度,陳言都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兩年時間,經受案件40餘件,而且都是涉及人命的大案要案,每個月大概都要偵辦兩起類似的案件,就這個辦案頻率,別說在遼省偵緝大隊,就是在全國偵緝系統當中,陳言都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陳言有時間參加這些培訓會議,報名參加的人簡直都要打破頭。以往一些基層一線的辦案人員,聽到有培訓,個個都撓頭。

沒辦法啊,老師講的要麼不切合實際,要麼聽起來沒有意思,昏昏欲睡。

有這個功夫,還不如到自己轄區巡邏去呢。

但是,陳言講課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