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陳言還沒有徹底結束勘察。

水泥廠因為長時間沒有人員流動,內部設施老化,院子內早就已經長滿了雜草,即便是水泥路上,破裂的縫隙內,也有不少雜草冒出。

計程車停靠的地點是被一圈雜草圍著的沙石空地。

陳言此刻在仔細觀察周圍雜草上是否留下痕跡。

除了車輪碾壓過的輪胎印記,周圍還有不少偵緝員在進入現場之後留下的腳印。

雜草倒伏,雖然沒有留下明顯的腳印,但是依然能夠辨析哪裡曾經有人走過。

偵緝員在勘察現場的時候都是有嚴格流程和規定的。

警戒線的佈置,人員的進入都是有一定範圍和特定通道的。

此處的案發現場是沈市偵緝隊的偵緝員透過調取計程車定位系統尋找到的。

所以偵緝員在趕到案發現場的時候,周圍並沒有遭到破壞。

現場儲存的可以說相當完整。

王風雷當然注意到了陳言所關注的細節。

自從10年前計程車司機連環被殺案之後,這些年來每發生一起計程車司機被害案件,王風雷都會第一時間到達現場。

而以王風雷的辦案經驗,不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

“我們在進入案發現場之前,就對周圍的雜草叢進行了詳細的勘察“但是很可惜,沒有發現兇手離開這裡的痕跡。”

兇手如何離開現場,自然是破案關注的重點。

這裡遠離人群密集區,周圍沒有公交車,兇手大機率是要步行離開的。

而計程車周圍又被雜草環顧,兇手離開的時候,必定會扒開草叢,這就有可能留下一些細節。

可王風雷既然說沒有發現線索,陳言自然不會懷疑沈市偵緝隊的勘察人員能力不行。

沒有痕跡,那就代表這兇手肯定使用了什麼特殊手段離開。

只是,陳言暫時還沒有發現罷了。

陳言雖然相信王風雷的手下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但是出於謹慎,陳言還是繞著現場走了一圈。

有些東西,自己不親自看一看,終歸不放心。

更何況,開啟視覺基因鎖的陳言在洞察力方面要比一般的勘察偵緝員強得多。

整個草叢,有一處是為了偵緝員進出開闢好的通道,陳言進來的時候就是從這條通道進來的。

跟著陳言來到這條開闢好的通道前,王風雷指了指前面:“開闢這條通道之前我們對附近進行了仔細的勘查,可以確定沒有任何人為破壞經過留下的痕跡。”

陳言點點頭,這一點他當然是相信的。

因為陳言此刻已經繞著現場的草叢轉了差不多有一圈,但是同樣沒有發現任何行人經過的痕跡。

也就是說,王風雷屬下的判斷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問題來了,兇手是怎麼離開這個草叢圈,而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呢?

這不科學啊。

其實,陳言剛剛在進入水泥廠廠區的時候,大概觀察了一下這個廠區。

從拋屍的便利性而言,此刻計程車停留的沙石場地,其實是最不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