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兩面性。

有壞的一面,自然就要好的一面,只不過看到角度的不同,客觀事物本身的好壞才有了不同評價。

陳言等人沒有在外賣員和小區監控影片中發現嫌疑人,代表著這兩個線索基本中斷。

但是,如果事實確實如此,外賣員沒有問題,監控影片中也沒有發現外來的可疑人員,那說明什麼?

兇手不可能憑空出現,也不可能憑空消失。

對方在監控當中沒有留下任何蛛絲馬跡,那就是兇手很可能不是外來人員,有沒有一種可能——他本身就住在龍鳳花園小區呢?

龍鳳花園小區的治安條件比較好,所有外來人員都有在大門口進行登記。

而小區的業主進出使用門禁卡刷卡就可以了,從蘭峰的調查結果來看,被害人韓龍家裡的兩張門禁卡,在5月1日之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的記錄。

所以,一方面外來人員當中沒有發現可疑的嫌疑人,另一方面韓龍的家裡的門禁卡也沒有使用過的記錄,說明什麼?

說明,兇手很有可能就在小區內。

兇手進出小區很有可能使用的是正規渠道,因為他本身就在小區里居住,這樣的無論怎麼查進出的記錄,都沒辦法確定嫌疑人,因為對方是合法進出。

但是,即便陳言的這個推論是正確的,嫌疑人的範圍也非常廣。

龍鳳花園小區一共有三期,而且都是相互聯通的,居住戶數在上萬戶。

居住人口大概有三萬人左右。

這麼多人中,兇手到底是誰?

當然,蘭峰對9號樓3單元門口攝像頭近一個月內的攝像資料進行調查發現,有部分其他樓棟的業主進出過。

但是,這人是不是就是兇手,或者說,兇手就在9號樓3單元內呢?

不一定。

因為,整個小區的負一層都是地下車庫,在地下車庫裡雖然有監控攝像頭,但是分佈的並不廣泛。

在9號樓3單元地下車庫的門口就沒有攝像頭。

所以,如果對方是在地下車庫透過電梯進出韓龍家裡的話,那麼3單元地面上的監控顯然是拍不到的。

至於電梯內的射頻刷卡機構,並沒有聯網。

為了保護業主的隱私,9號樓3單元7層以上的大平層住戶所使用的電梯刷卡機構,都是獨立的。

因為一梯一戶,出電梯後,就相當於進了家門,所以電梯裡這個刷卡機構就相當於住戶的門鎖。

這種門鎖是不能夠進行遠端遙控的,只能透過住戶的電梯卡進行控制。

不能聯網,也就意味著不能透過這個電梯刷卡機構來查詢到底兇手什麼時間進出韓龍的家。

這樣的刷卡機構,除了電梯裡之外,每一層還有一個就是在樓梯口。

所以,想要從這方面去排查,苦難會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