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人家忙,還有一萬塊賺,她當然樂意。

至於辭職的事情,算是一個巧合吧。

辭職是孫桂芝是早就打算好的。

要回老家照看孫子。

這一條線索,基本算是斷了。

只不過,孫桂芝短時間內可能回不去照看孫子了。

無論她是否知情,都在事實上成為了盜匪的幫兇。

更何況,這只是孫桂芝的一面之詞。

盜匪沒有抓到,具體情況,現在還無法確定。

但是,有一個點,讓陳言有所注意。

那就是,對方曾經要求這個孫桂芝要在10點鐘的時候,再次進入樓棟打掃衛生。

也就是說,對方原本計劃是要在10點鐘的時候,故技重施,再次鑽進垃圾桶隔斷,出小區的。

只不過,他們沒有料到,胡月菲竟然提前回來了。

所以,陳言才能在電梯的監控影片中,看到那個裝扮成小學生的身影。

當然,就像陳言說的,這都是這個孫桂芝的一面之詞。

她有沒有說謊,在整個盜竊過程中,是不是僅僅扮演了一個被矇蔽者的角色。

一切都還是未知。

“陳隊,”張朝陽遞過一張檢測報告:“這是胡月菲鄰居家防盜門貓眼上物質的檢測結果。”

“上邊粘的的東西不是口香糖,而是一種泡沫膠。”

“對方用泡沫膠,貼上上了902室防盜門的貓眼。”

這種東西,遇空氣會迅速凝結成泡沫狀物質。

但是,在事後,因為是附著在貓眼表面,又比較好驅除。

其實,陳言原本期望這個盜賊傻一點。

比如學一學電影裡的法子,用口香糖之類的東西,貼上住貓眼。

這樣,技術部門就能在殘留的物質中,提取到對方的唾液。

從而檢測出盜賊的dna資訊。

當然,也不是說只要檢測到dna資訊,就能找到兇手。

但是,起碼是一個標記。

可是對手很謹慎。

現場留下的痕跡,實在太少。

陳言有些沉默。

現在,幾個重要資訊,基本上都斷掉了。

盜竊乘坐的車輛,是盜匪臨時偷竊,雖然已經找到,但是已經被大火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