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痕很細,留下的痕跡也不是特別深。

但是,能夠在骨頭上留下劃痕,說明兇手在捅刺的時候,用的力度非常大!

在視覺基因鎖的加持下,肋骨上的劃痕在陳言眼中漸漸放大。

首先是手掌持刀手法的判斷。

兇手從背後捅刺死者的後心。

利刃刺破後胸,穿透心臟, 刀尖最終頂在肋骨內側,留下劃痕。

造成這種貫穿傷,可見兇手當時的力度非常大。

想要達到這麼大的力度,一般的持刀方法是不行的。

正手握刀從背後捅入胸腔的力度,沒有這麼大。

想要一刀貫穿,應該是反手握刀。

從上而下,一揮而出!

藉助刀的慣性,一刀刺穿後胸,隨後穿透心臟,直抵肋骨。

一邊觀察,陳言的右手輕微揮舞,在模仿當時兇手的捅刺動作。

張曼看到陳言的動作,就知道陳言想要幹什麼。

復原兇殺現場。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出案發現場案發過程。

從而推斷出兇手的一些的特徵。

接下來是分析劃痕的方向。

陳言趴在肋骨旁邊,仔細判斷。

刀具劃到肋骨, 從開始到最後, 深淺痕跡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任何刀具接觸到物體產生的劃痕, 都是由淺入深。

刀尖觸碰到肋骨也是如此。

從一開始的接觸,到最後因為骨骼的阻斷,刀具停止運動。

劃痕也是由淺入深的過程。

仔細觀察, 肋骨上的痕跡,深淺變化是從下往上開始。

這就有意思了。

兇手反手握刀,猛然刺向被害人。

刀具的運動方向竟然是從下往上……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兇手抬手攻擊的位置, 比被害人的胸膛要矮!

站起身, 陳言對著空氣揮動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