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一隻狐狸(加更在後面)(第1/3頁)
章節報錯
辦公室內,陳言正在觀看所有紅外攝像機內的影片。
在剛剛和護林員張樹林的談話中,陳言基本已經排除了張樹林作案的嫌疑。
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張樹林的表情很自然。
緊張中帶著一點害怕。
從微表情分析來看,張樹林沒有說謊。
更重要的是,陳言不認為張樹林有作案的能力。
張樹林的背景資料,在審訊之前,陳言就已經仔細研究過。
這個人的背景,可以用沒有背景來形容。
二十年前,是伐木場的工人。
後來因為林區開始禁伐之後,張樹林就和其他伐木工一樣,轉職成了護林員。
從伐木工到護林員,在黑市這樣的人有很多。
張樹林就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個人。
負責巡視的林區沒有什麼經濟林種,這麼多年也沒人盜伐過。
媳婦在家裡務農,兒子沒有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後就一直在外打工。
沒有什麼仇人,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的關聯方。
就是一個普通人。
而這起案件,從初步調查的情況看,六名被害人已經確認是從黑市口岸出國,在大熊國失蹤,然後在貓耳朵山被害。
六個人是這種情況,陳言猜測,其他人也很有可能都是這樣的情況。
只不過,陳言現在還沒有掌握這些人的具體身份。
但即便如此,什麼人能夠將六個在大熊國打工的人,悄無聲息的搞回國?
甚至很有可能不止六個人,而是36個人。
張樹林嗎?
顯然不可能。
拋開雜念,陳言靜下心開始觀看影片。
陳言沒有從昨天的記錄開始看,而是從一週前開始。
從現場的情況看,案發的時間其實前天凌晨。
提前這麼長時間的原因是,陳言想要透過這些錄影,對貓耳朵山的正常環境有一個認識。
然後,再和案發時間內的錄影進行對比。
這樣一來,陳言才能更好的判斷出,那些資訊是異常的。
視覺基因鎖開啟!
配合畫面定格能力,四架紅外相機拍攝的影片,在陳言腦海中交替閃爍。
36倍速度的影片播放,讓正常人根本無法看清畫面上到底有什麼東西。
但是,在陳言心底,即便是36倍的速度,也都像慢動作一般,每一幀畫面都清晰無比的在眼前放大。
每一次影片記錄的聲音,都在陳言腦海中留下印痕。
……
八個小時後,陳言已經看完了案發前的所有紅外錄影。
就像張樹林說的,貓耳朵山上野生動物不多。
尤其是大型的野生動物。
過去的一個星期,只有山頂的攝像機,拍攝到過一隻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