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一起失蹤案(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五組的負責人宋君生,是沈市偵緝四分隊的老偵緝。
宋君生從警30年了,雖然僅僅是一個小組的組長,但是,經驗很豐富。
他沒想到,陳言僅僅聽了自己彙報的輪胎痕跡對比,就猜出了自己的調查結論。
不愧是能榮獲一等功的狠人。
“陳組長,從目前來看,我們對比了中間兩條車痕,也就是摩托車的前後輪的痕跡。”
“透過在駕駛座疊加兩人,和前後分開乘坐,來對比了車痕的深淺度。”
“初步推斷……拋屍的人,很有可能是兩人。”
兩個人!
宋君生頓了頓:“當然,這只是模擬推測。”
“畢竟,在現場我們沒發現明顯的腳印,很難作出準確的判斷。”
任何模擬,都只能說有較大可能,還原一些當時的情況。
但是要說,一定、肯定的話,那就有些過了。
而且,就像這位老偵緝所說,對方並沒有在現場留下腳印。
從現場的勘察結果看,對方用掃把或者樹枝,清掃了腳印的痕跡。
至於輪胎的印痕,因為從水泥路下道後,距離比較遠,對方才沒有清理。
一方面可能是考慮到時間來不及,一方面可能考慮僅僅是輪胎印記,不會留下什麼線索吧。
“輪胎的來源能查出來嗎?”
宋君生搖了搖頭:“很難,我們查了這種車痕,是普通的摩托車,銷售量在沈市非常大。”
“當然,因為輪胎的痕跡,每一輛車,即便品牌相同,但是輪胎磨損的程度是有差別的。”
“透過這一點,倒是有可能找到摩托車,可是,時間上,會比較長。”
陳言點頭,宋君生說的沒錯。
車痕,任何一輛車,由於行駛的里程、路段不用,車痕都是唯一的。
但是,想要找到,那就要費一番心思了。
“摩托車的行駛方向,確定了嗎?”
陳言再次問道。
根據車輛花紋的方向和輪胎抓地時候的泥土方向,是能推斷出摩托車從哪個方向來,去往哪個方向的。
果然,宋君生點點頭:“這個已經確定了。”
“我們分析摩托車在水泥路和土路交接地方的輪胎痕跡,摩托車是從東邊駛來,下道後拋屍,再上路後,朝著西邊駛去。”
“也就是說,對方沒有原路返回?”
宋君生再次點頭:“現場的情況,基本是這樣。”
輪胎的線索……
基本中斷了。
但是,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穫。
起碼,現在初步斷定,拋屍的人大機率是兩個人。
這就是一個重大突破。
沉吟片刻,陳言看向宋君生:“宋組長,車輛痕跡的對比工作,要繼續。”
“王富貴承包的池塘,是田園村去年才開發的。”
“而且,地理位置偏僻,不是當地人,應該不知道這個池塘的存在。”
“所以,兇手很有可能是周邊村子的居民。”